曾經搜狐是人才基地,后來網云也是,再后來度娘也是,另外騰達阿貍各大公司其實有無數人才出走。
有的自己創業,有的人就在這些公司內部消化。
陳涵正揮舞金錢大棒,務必讓張奇幫他敲回來一個大牛。
在沒有新的ceo任職前,陳涵就自己辛苦一點,先把架子搭好,讓其他人知道,他們到底要做一件什么事。
公司未來會走向何方。
有未來經驗打底,陳涵的格局方面,不會出什么問題,就是具體執行,可能比較困難,會面臨各種挑戰。
所有人都在會議室,拿著筆記本像個聽話的學生一樣,乖乖坐好準備聽講。
陳涵父母這邊,已經提前通氣,陳言倒是不反對幫兒子忙,他那個電子城商貿公司,因為網購越來越發達,生意已經不好做了。
拿著遙控器,陳涵打開ptt,第一頁就寫著我們的目標!
頁面上充斥了各種讓人不明覺厲的詞匯。
什么生態化反,為夢想窒息,UGC,轉化,打法,閉環,生態,發力,導流,格局,長尾,垂直,落地,干貨,閾值,優化,迭代,敏捷,評估,高優,體驗,共享。
布局,創新,痛點,價值,流量,數據,玩法,體系,跟進,反哺,回顧,沉淀,一砥商業模式,直播,插個需求,降維打法。
頭部,腰部,沉浸,生態,渠道下沉,裂變,導流,區塊鏈,社區電商,測試,分發,邏輯,撬動,盤活,整合,操盤,人工智能。
各種詞匯形成球體,因為不是視頻,不會旋轉只是靜態圖片,但看起來也很震撼。
明明是認識的字,湊合在一起就不理解了。
陳言就很懵逼,兒子這是干啥呢。
不過第二頁就容易看懂了,因為就幾個詞。
區塊鏈、共享、短視頻、直播帶貨、社區購物。
“可能大家有點看不懂,我簡單解釋一下,第一頁其實就是現在各大創業者,甚至互聯網大廠在給投資人講故事的時候,用到的詞匯。”
“特別是賈老板,創造出了很多詞匯,讓人不明覺厲!”
“那么其中有那些有用的呢?我提取了一些詞匯,也是經過我的思考,將來海豚科技,要走的路!”陳涵緩緩說道。
在場的人,要說互聯網思維,其實并沒有那么強。
比如吳錢,劉宇這兩人只能算普通人才,執行能做好。
但看到詞匯,就聯想到背后的東西,那就不行了。
他們還把控不了時代的脈搏,好在陳涵也不需要他們有大視野,一切都他定好目標,讓他們去執行就好。
接下來陳涵就給大家科普這些詞代表了什么。
其實每個詞,對應現在發生的一切,都早已有趨勢。
區塊鏈技術08年就運用到了虛擬貨幣上,比特幣就是那會出來的。
共享單車最近大火,但創辦時間小黃車在2014年,魔拜在2015年1月。
都是一兩年前開始研發,試運行。
共享這個詞更是因為打車軟件家喻戶曉。
后面的幾個詞也是很多年前都有的東西,但一直沒成為大勢。
但這些詞代表的事,過幾年卻成為大勢!也就是風口。
有些風口比較短,甚至商業道路沒走通,慢慢落得一地雞毛。
但方便普通人的本質是沒有錯的,只是商業設計可能有問題,陳涵整合了一下,從現在開始巨資布局,有一定成功的可能性。
反正失敗也沒多大事,陳涵自信他在生物領域,還有以后對微觀世界的改變,能夠讓他找到更多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