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分子通過神經管道進入神經元細胞中樞,細胞核就在不遠處了。
無數U分子,卻是成了神經細胞的養料。
因為精神力大小的關系,陳涵沒辦法繼續縮小微觀尺度,并沒有弄清楚U分子被神經元細胞吸收的整個過程。
可以確定的是,U分子,就是神經元細胞需要的某種關鍵元素。
當無數U分子被吸收后,這個神經元變得非常活躍。
同時沒有吸收的U分子,再次路過神經元細胞,從樹干繼續進入下一個神經元細胞。
一個又一個,直到U分子被完全吸收完畢。
陳涵才控制上帝視角,發現他正在后背脊椎的中間位置。
看來U分子數量過低,還沒有達到神經中樞的大腦位置。
身體內的神經細胞和大腦相比,那完全沒法比。
大腦大部分細胞,可都是神經細胞或者給神經細胞提供能量的膠質細胞,那里就是神經細胞的海洋。
而不是像身體里,只是首尾相連的幾根神經細胞突軸。
如果砍斷手腳的神經突軸,甚至可以讓手腳失控。
陳涵查看了一下精神力,只剩下7點。
沒辦法繼續嘗試下去了,他已經消耗了一半精神力。
但陳涵又非常好奇大腦神經元細胞怎么運作,記憶力又是如何產生的,便忍不住動用信仰之力。
十萬信仰之力可以抵的上1點精神力,這幾天過去,陳涵又擁有800多萬信仰之力,可以小小的揮霍一下了。
于是這次陳涵吃掉了20個U型微生物。
對比起京城那邊的實驗,陳涵吃掉的是毫無雜質的微生物,換算一下,差不多相當于他們的五分之一次標準實驗用量。
京城的實驗陳涵與外婆和孟院士都討論過,他們一開始也是少量服用,最后劑量到了0.001毫克混合物,大概100個U型微生物,這才讓大腦有明顯反應。
這應該就是成人的標準劑量。
如果數據沒錯,這次U分子的分量,應該可以抵達四肢,慢慢增加U型微生物數量,可以抵達大腦。
陳涵這么做主要是想測試,京城那邊一次大概浪費了多少微生物。
隨著實驗進行,陳涵驚訝的發現,原來10個U型微生物分解的U分子,就足夠讓不少U分子抵達大腦。
也就是說京城那邊的實驗,其實浪費了90%效率。
可能是U型微生物還沒來得及被消化分解,又被腸道漏掉,最后成為翔浪費掉了。
畢竟他們可沒有精確控制的能力,每當U型微生物要被其他食材裹挾走時,陳涵都會挑出來,讓消化酶分解掉,完全100%被腸道吸收。
看來U型微生物還可以繼續優化,變成可以直接吸收的分子結構。
把這個想法記住后,陳涵繼續觀察大腦神經元細胞的反應。
他所在的位置,還不是真正的大腦位置。
常人理解的大腦,基本上就是左腦和右腦,但擁有一些專業知識的人都知道,大腦其實還分了很多個位置。
主要分為端腦、小腦、間腦、腦干等。
每個腦區間的功能也不同,比如腦干的位置在左右腦中央,最核心的位置。
那里剛好下連接著脊髓,上連接著左右腦。
陳涵意念所在的位置,此時就在這個地方。
U分子并沒有停留在這里,雖然這里也有很多神經元細胞。
但這里主要管理著人體包括心跳、呼吸、消化、體溫、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
腦干就是身體大總管,其中一部分叫做中腦的,就是視覺與聽覺的反射中樞,凡是瞳孔、眼球、肌肉等活動都歸它管。
陳涵也不敢隨便干擾這片區域,要是出點什么錯,說不定自己就呼吸衰竭,血液倒流了。
他主要想觀察的是記憶力和U分子的關系。
大腦以后可以再深入研究,今天就算是浪費信仰之力,陳涵也要弄清楚,人的記憶到底怎么運作的。
為什么U分子可以起到提高記憶力的作用。
這個弄明白,他新寫的論文,也會更有理有據一些。
陳涵發現只有少量U分子被腦干吸收,就像這里神經細胞都處于飽和狀態,也不再管它,跟著大部隊繼續向上,進入左右腦。
這里才是關于記憶的核心位置。
左右腦不同位置,也分管了不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