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加工在納米級別,陳涵完全可以做到,不管什么材料,他的微觀干涉都能夠改變。
給他一塊鉆石,都可以在分子層面移動,更別提工作臺的零件了。
主要是軟件,這就需要大量科學家攻破難題。
簡單的說就是材料可以造,組裝也沒有問題,但要成功就需要軟件系統配合,這塊是陳涵最需要用到專家們的地方。
相信有了智慧藥的幫助,科學家們應該可以解決這個難題。
那么困擾國內的光刻機制造技術,基本就可以解決了。
花費的代價,并沒有真的用幾千億。
一些專家的勞務費,恐怕也花不到幾億。
投入小,成功的收入卻是難以衡量,陳涵自然非常樂于推動整個芯片產業的發展。
在場的眾多公司難以下決定,陸齊說的幾個條件都不算過分,專家提供一部分就是了,但光刻機那里是這么容易研究成功的。
就連漂亮國,也沒有獨立生產的能力,而只能退而求其次,成為艾斯麥爾的股東。
會議中場暫停,大家都去給各自的老板匯報,自己本身就是老板的人當場就能決定。
其實提供一些專家,大家也都可以接受,又不是把整個研發部門合并到陳涵的公司,只是一些人才的話,他們可以抽調出來。
對自己本身的業務影響有限。
半個小時后,會議重新開始,這次各家都表示支持陸齊的計劃,開始商量各自出多少人。
提供的人才自然不能是寂寂無名的人,肯定要在行業內有一定知名度。
陳涵這邊也不是沒有專家,大家都知根知底,想在人才上耍花樣很難糊弄過去。
最后在尼老的主持下,成立了一個芯片產業協會,提供技術人員的企業,全部加入了這個協會。
陳涵雖然年輕還是成為這個協會的副會長,而會長自然由有關部門的人來擔任,和人類發展協會類似,孟德力就身兼數職。
陸齊則是成為芯片協會的秘書長,負責具體事物。
其他企業的老板,自動加入協會成為理事或者會員,將來研究出的光刻機,也優先提供給協會成員。
協會成立陳涵表現的不算激進。
因為剛進入這個行業,還有一些東西沒有說。
比如真把光刻機研制出來,陳涵雖然承諾自己不進入制造領域,但為了研發中心能夠良性發展下去,肯定會對出售的企業有進一步的占股要求。
那時候就不是其他人能夠拒絕的了的了。
而且現在說的是借調科研人員,其實最后多半也不會還。
現在就是劉備借荊州,這些科研人員來了陳涵的公司,基本就綁在了陳涵的研發中心上了,有借無還。
在場不少人也清楚,但也只能妥協。
不同意的話,陳涵就暴力挖人,他們手底下的人才還是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