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涵還有些不解孟德力為何煩惱,不訂閱就不訂閱唄,大不了就專門發給會員。
問出疑問后,孟德力解釋道:“咱們要做的是影響力,像是細胞、自然、科學這些期刊,幾乎每家科研機構和大學都要訂購,而那些學者就更不用說了,不訂閱就意味著脫離學術前沿領域,就會被淘汰,也許你研究的項目,其他人已經研究出結果,這在各大期刊上就可以看到。”
“要是我們的期刊只在幾千上萬個會員之間流通,那全世界數百萬學者專家們依舊還會在意的是其他期刊,我們最大的目的就算失敗了。”
“那些數據庫不是會收錄嗎?”陳涵安慰孟德力說。
“現在面向全球的數據庫,基本也是那些機構掌握的,他可以找理由不收錄我們的論文,而且他們就靠著數據庫收費呢,像是Elsevier旗下的論文,查看每篇需要31美刀左右,白熊國有個神經領域的女學生就受不了他們的壟斷,于是11年那會創辦了一個全球最大的知識分享網站。”
“它就是Sci-Hub,這個服務器就在白熊國高等經濟學院的宿舍中,里面包含超過6400萬篇全球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下載的研究論文,你寫的論文也會登上這個網站,另外一些免費分享網站數據庫也會收錄我們期刊的論文。”
“但你想象一下,幾千萬篇論文,有什么渠道可以曝光讓全世界學者關注呢?答案依舊是期刊,所以我們要做一本全球期刊,這樣才能吸引學者來到華國,明白了吧?”孟德力解釋道。
陳涵當然明白,學術論文發表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分享知識,讓其他人也進入該領域,或者吸引人才加入,大家一起研究才能更快推動科技進展。
真正的什么專利技術一般也不會用論文發表。
學術領域,其實是更應該比軟件代碼之類的領域更快進入共享時代的。
只不過每個人每個機構組織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甚至從古至今,掌權者們都是通過壟斷知識,掌握財富和權利的,他們又怎么愿意讓知識共享。
“Sci-Hub的創建者還在白熊國嗎?要是她全網推一下我們的論文,那估計看盜版的學者都知道我們的研究了。”陳涵說道。
“呵呵,這誰也不知道,去年AlexandraElbakyan,也就是SicHub的創辦者就被愛思唯爾告了,她要是敢去西方國家,估計馬上就被抓,現在SicHub隨時都在更換IP,正在和學術出版社打游擊戰呢。”孟德力呵呵笑道。
他其實也挺佩服AlexandraElbakyan,這姑娘為了知識共享,正和無數人為敵。
想到她孟德力也挺直了腰桿,現在出版社的各種打壓,他們和AlexandraElbakyan的處境也有些相似,AlexandraElbakyan能夠堅持這么多年,《科學研究》期刊,有這么多人保駕護航,又何必怕國外的打壓!
“這女孩真的很有勇氣啊,有機會倒是希望可以和她認識一下,我覺得國外對咱們期刊內容的質疑,其實都沒有什么用,我們只要走在正確的方向上,一直領先下去,服軟的絕對是他們。”陳涵想了想說道。
“話雖如此,但現在咱們能證明的事情不多,生物計算機你不是還在研究嗎?另外xao病毒只有一個患者,他們不信也沒辦法,別忘了你的智慧藥,目前國外都不怎么報道,他們說的是言論自由,其實封鎖消息起來也絲毫不會手軟。”孟德力感嘆著說。
“呵呵,快了,再讓他們繼續宣傳一段時間,我這邊就能出成果,到時候我們不帶他們玩,大家各玩各的,等我們全方位領先他們時,看誰求誰!”陳涵笑道。
電話掛斷孟德力還在想陳涵說的話,外面的宣傳和陳涵的研究有直接聯系嗎?沒有吧,他甚至還擔心會影響到陳涵的研究進度呢。
孟德力自然不知道陳涵巴不得外面拿他宣傳,越多普通人或者學者知道他的名字,貢獻的靈魂之力越多。
這樣下來,豈不是在給陳涵助攻。
而且陳涵掛掉電話沒多久,也收到好消息,日不落國的麥克,竟然給他打電話,陳涵這邊自然不怕被監聽,麥克估計也用了一些手段,在電話里麥克告訴陳涵他要來華國投奔他。
果然發表論文還是很有利的,現在就有人才來投奔了,陳涵馬上表示來了就單獨建實驗室,大家一起學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