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涵現在對科學研究的興趣也早就超過了其他,欣然答應下來。
保鏢護送著陳涵和麥克來到了深大實驗室,陳涵也沒有帶麥克直接去見京城的專家們,他們進行的研究已經比較深入,現在還沒有完全信任麥克,不方便帶他到核心場地,讓他看到技術資料。
因為擔憂陳涵的安全,即便在實驗室內,王忠也待在陳涵身邊,害怕出什么意外。
麥克從口袋里掏U盤的動作,王忠都死死的盯著,要是感覺不對,估計一腳就可以把麥克踹飛。
陳涵倒是沒有懷疑過麥克的動機,就算外面的資本家再瘋狂,應該也不會說動一個提名諾獎的老學者搞什么暗殺手段。
當然就算麥克真的動機不純,陳涵也自信可以制服他。
能夠通過機場安檢,更不可能有什么人體炸彈之類的東西。
況且那個勢力有本事讓諾獎提名的全球知名學者去當人體炸彈。
麥克將U盤插在電腦上,打開了幾個視頻,這是他在日不落國的研究。
他指著小白鼠說道:“這是我去年的研究,那時候用設備讀取到了小白鼠的腦電波,可以控制機械臂移動。”
陳涵雖然可以內視,現在也沒弄明白腦電波的功能。
只覺得麥克的研究很厲害,小白鼠竟然真的控制機器,獲得了食物。
隨后麥克又展示了猴子用腦電波從籠子里取香蕉的視頻。
詳細介紹說:“陳博士您對神經元研究很深入,應該也知道,在神經頂端樹突的突觸連接時,會有生物電反應,我的研究就是讀取這些信息,從而解讀出信息內容讓控制機器。”
“現在最大的困難就是準確率的問題,我雖然做了很多年研究,但準確率依舊不高,目前的讀取率只在百分之15左右,太多的信息無法讀取。”
“你們對人類有進行過相應的研究嗎?”陳涵問道。
麥克點點頭,現在監測腦電波被廣泛運用到醫療領域。
像是一些癲癇患者,還有腦損壞患者,都會在腦袋上放很多檢測器,去醫院腦科的病房,經常可能看到一些患者腦袋上戴滿了電線,這就是在監測腦電波。
常人的腦電波和病人的肯定是不同的。
麥克的研究更加深入,因為他的研究最終目的就是能夠準確讀取腦電波信號。
先要把腦電波轉化為英文,這才能讓這些指令去控制義肢機器。
當然對老鼠猴子的研究就要暴力很多,基本上最后要給這些動物動手術,有時候甚至比較血腥。
“我做過一個實驗,請了十幾名自愿者,讓他們短期內重復讀一些單詞,并且大腦也要想象這些單詞的場景,隨后把所有的腦波數據記錄下來,最后把腦電波數據輸入人工智能系統后,先編碼成一串序列,然后解碼成相應的英文句子,這是我專門開發的人工智能分析軟件。”麥克打開了一個軟件包進行安裝。
陳涵趁著安裝之際,詢問道:“重復這個實驗需要哪些設備?我讓人馬上送來,我想親自測試一下你的這款軟件。”
說是測試,其實就是看看自己的腦波在用這個人工智能軟件分析后會出現什么相應的結果。
在看到結果的同時,陳涵就可以準確的了解自己大腦內部情況。
相互印證之下,肯定可以飛快提高人工智能的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