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樣子事情是談成了啊。
“問題基本解決了,將由我收購化為旗下的石墨烯實驗室,將里面的技術授權給大家的手機公司,以后的研發你們就可以自己進行下去,當然我收購了實驗室,他們也會繼續研發下一代技術,沒有能力建立實驗室的手機廠家也可以繼續使用石墨烯實驗室提供的技術。”陳涵笑著向眾人解釋道。
不少人都在倒吸涼氣。
他們感覺還是小看陳涵了,原本以為陳涵就是賣原材料召集大家,現在看來卻是準備連技術也一起做。
在任何行業,標準才是最重要的。
有句話說的好,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這都是商界總結出來的東西。
很顯然,陳涵就在做最頂層的標準。
想想看將來所有手機企業,適應了陳涵實驗室提供的技術,自己努力研發還是比不上陳涵的石墨烯實驗室。
那肯定會投入陳涵的懷抱,直接給專利費不自己研發了。
到時候生產材料是陳涵提供的,技術標準也是用的陳涵的,他們最后還是一個設計公司和銷售公司。
只是在場的人卻是沒有反抗心理,之前是國外的人制定標準,現在好歹是國內的同胞做標準。
陳涵這個人大家接觸比較少,但從他一直以來的行為準則來看,還是比較靠譜的,算是一個愛國之人,大家對陳涵都比較有好感。
而且陳涵主導實驗室,也許會很快拿出厲害的技術。
大米手機的雷總就很高興,他的大米公司研發能力本來就不行,只能做一些邊邊角角的工作,現在跟著大佬混,就不用擔心落后化為這樣的技術研發型公司太遠了。
他可以個性化制作手機,雖然用同樣的技術,但可以把手機做的好看一點。
手機系統做的更流暢一點。
同樣的石墨烯技術,最多就是屏幕、電池、散熱、耐摔等等方面差不多,其他地方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這次召集手機行業的人過來,陳涵的大體目的也就達成了。
最后一條,自然就是入股大家公司這件事。
把大家綁在一起,做一個小股東,不用擔心手機公司該怎么管理,也不用浪費陸齊和他的時間,以現在他掌握的主動權來看,應該沒有人可以拒絕他的吧?
最后關頭,陳涵提出自己的要求:“石墨烯實驗室提供最新一代的芯片、石墨烯技術,但為了讓這個合作關系更加緊密,我希望能夠花錢入股大家的手機企業,放心都按照市場報價投資各位的公司,我也不會插手各位的管理,只享受分紅權。”
管理權其實無所謂,掌握了石墨烯,就掌握了他們的命脈。
更何況不只石墨烯材料。
照著現在的情況發展下去,最后所有手機品牌都是給陳涵打工的。
要是真的管理出現什么問題,陳涵又想插手的話,完全不需要股份威脅大家。
而是用技術來威脅這些手機企業。
不聽話,就斷掉你的芯片、不和你技術合作。
那最后誰承受得住。
在場的老板并沒有陳涵想象中那么大反應,似乎早就想過這個問題,很平靜的接受了陳涵的說法。
其實在來之前,大家就想過今天會面臨的各種情況。
其中股份問題,更是大家都很肯定會發生的事。
要不然陳涵大老遠的召集大家干什么,換做是他們,也肯定同樣會要求占股。
這幾乎就是唾手可得的好處。
問題的關鍵在于陳涵的胃口有多大。
是占10%,20%,還是30%股份。
更多的話,他們也覺得不太可能,畢竟這么多公司,還都是市值數百億上千億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