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會兒陳涵確定奮斗號沒有什么問題后,馬上準備脫離奮斗號,開啟獨自尋找洞口之路。
“陳教授,我們接到的命令是跟隨你們探索,你必須帶上我們的人!”張鐵男一改之前乖巧聽話的語氣,說的極為強硬。
陳涵聞言愣了愣,考慮到外界的諸多因素,還是答應道:“那就跟上吧,不過那個洞口好像不太大,你們只能用掛載的小型潛水裝置了。”
張鐵男聽見陳涵愿意配合,頓時喜出望外,立馬感謝了幾聲,開始命令船員進入小型潛水裝置奮斗者1號。
他只啟動了一個小潛艇,而奮斗號就待在原地,準備當做信號中轉站,以后也是海底基地的核心。
現在選擇的這塊地方非常平坦,寬度就有足球場那么長,長度更是無法預測,因為這里就是一條海溝,而這里已經是海溝底部。
除了平坦的海溝底,在邊緣靠近崖壁區域,還有一條深不見底的裂縫。
這條裂縫的地質環境就復雜的多了,即便是雪茄型飛行器在很多地方也會被卡住。
“洞口在那里,我們快點出發吧。”陳涵說道。
奮斗1號現在開始跟隨雪茄型飛行器,和之前剛好相反,有這個小型潛艇跟著陳涵倒是又可以對外聯絡了,他的平板上能夠接收小潛艇拍攝的畫面。
海底還真的是死寂一片,沒有任何動靜。
“我記得洞口就是沿著這條海溝,具體在什么位置記不清了,這里的環境都長得差不多,需要找一找。”萊塞塔說道。
陳涵通過平板看到外面的監控,點點頭表示同意。
于是雪茄型飛行器開始在前方開道,后面跟著一艘小型潛水艇。
大小和雪茄型飛行器差不多,但是要比雪茄型飛行器更長,這顯然也是參考雪茄型飛行器制造。
在下海之前,制造潛水艇的部門就知道他們這次深海探險可能會進入一些洞穴,這個洞穴的直徑必須要按照雪茄型飛行器的直徑制造。
蜥蜴人基地的很多情報,在華國的某個層面基本都已經共享了,所以現在這艘小潛艇依舊可以工作。
而且小潛艇奮斗者1號前進一段距離就會拋下一些小球。
這些小球其實是通訊球,經過無數服用智慧藥的科學家努力研發,在海底也能組建一層通訊網絡。
這些小球其實就相當于地表的信號塔,只不過傳播的距離短了很多,工作的時間也依靠里面的電池,無法持久供電只能短期使用。
但對現在的海底探索來說就非常有利了。
只要在整個海溝中都鋪滿通訊球,那在這里的通訊和地面其實是沒有多大延遲的。
奮斗者號就成了一個超級信號中轉站,而海底和海面1萬米距離,用的又是有線網絡,最大效率讓信號可以傳播。
華國經過這幾個月的快速發展,在科技上很多領域已經悄悄領先全球。
比如現在眾人頭頂用的衛星,就是特殊產物,信號更加強勁,監控能力也更加清晰。
從海底到海面商船,這里又是一個信號中轉站,然后商船到了衛星,這就是普通的信號傳播了。
這都是非常成熟的技術,此時京城的會議室內,一群老人老奶奶就在現場直播觀看百慕大深海發生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