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古笠在這一次對弈中“先后手”上那神乎其技般的運用,就是將棋路策略模型逆推,這種反方向運用的方式……除了自己,傅俞還也第一次在其他人的對弈中看到。
關于這種運用方法,他也不是沒有教過其他人,但像這種運用方式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用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了……
說難聽點,這有點像是眼高手低,像許多職業級的棋士,評論超一流棋士的棋譜那真是說得一點都不差,分析得頭頭是道。
但真讓他對上棋譜上的任何一方高手……
夠嗆。
不得不說,古笠在與zeus對弈時,在中盤階段的構思相當巧妙,一步一步地將zeus逼到那個形勢中,倘若對手不在那里挖,那陣勢就會被古笠打斷,但挖進去后,古笠就十分恰好地再做出一個劫……
如此一來,就和之前的劫呼應到了一起,生生造出三連劫,走成了和棋。
“屮艸芔茻……”
看到這個結果,約翰遜·喬差點沒給自己一個嘴巴子,早知道中午采訪的時候自己不嘴賤地多說那么一句啊!
真是烏鴉嘴,這邊剛一說,那邊就真下成和棋!
好了,現在明天現場又得布置出另外兩個棋盤了!嗯,這么一來,明天上午就要同時進行三場比賽……
也幸好zeus有超算做支撐,同時進行三場比賽對它來說并不難辦到,像之前,對上傅俞那種卡頓的情況不會再出現了,約翰遜·喬和他的團隊已經進行了相關的優化升級,甚至啟用了備用的超級計算機,打算再明天上午與傅俞的對弈中用上!
他們就不信了,這樣zeus還會輸給一個人類棋士?!
開什么玩笑?
人腦能比得上超算?!
然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人腦并沒有比超算差,盡管因為工作機制不同,我們人類的大腦和計算機并不能直接進行比較。因為,以目前的科學還無法完全搞明白大腦的運作機理,關于這方面或許傅俞腦海中的阿爾法狗知道,但這方面的資料它并沒有開放給傅俞,似乎是有什么限制……
而如果真的要將人腦和超算比較的話,只能某些方面進行對比。
容量上,計算機的容量要看硬盤的大小,華夏“天河二號”的內存大約為1.408PB(1PB=1024TB),外存差不多12.4PB。
而人類的大腦是由神經元構成的,需要進行換算一下才能相比。在《自然》一篇科研文章中,分析小鼠的大腦中有13個神經元,差不多存儲了1TB的數據。而人類的大腦中大約有一千億個神經元,這是什么概念呢?
嗯,大概相當于74萬PB。
需要注意的是,人類的神經元并不能都用來存儲的,這是因人而異的,在傅俞的分析中,那些擁有過目不忘能力的超級大腦,一定是存儲類的神經元多于常人。而一般人用來存儲的神經元有多少呢?
假如用最主流的說法,我們只用了大腦的10%,那也相當于7.4萬PB的儲量。
當然了,最關鍵的還是比運行速度,之前陸神就說起這個事情,測試兩者在自己的系統中能以多快的速度將信息從一點傳到另一點,相對于人腦而言就是神經元發出信號的頻率。米國兩位博士計算的數據表明,在敏捷程度——即轉移數據的能力上,大腦至少比米國紅杉超級計算機快上3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