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棋從上側反夾白棋。
白棋小尖。
黑棋從上側小飛,貌似平和,暗藏刀鋒!
白棋頂上去,沖擊黑棋在這里的薄位,從這一手棋看上去,就知道曹薰賢今天采取的走法相當積極,很是兇猛。
這個時候,黑棋如果直接連回,棋形就很凝重了,傅俞十分靈活地往上一碰,張開棋陣,顯得十分有彈性,同時還對上方的白陣產生壓迫力。
白棋應對也很刁鉆,往角上一靠!
曹薰賢這一手靠,也算是活學活用,和傅俞剛剛那一手靠的思路差不多。
接下來,黑棋選擇在這里沖斷,白棋擋住,黑棋先往二路斷!
雙方在這里爆發來一場短兵交接的戰斗,黑棋趁機選擇與對方開劫,白棋負擔太重,只能粘上消劫,原地補活。
黑棋也在左上粘上,免得接下來被白棋在這沖斷,悶死在這里的一串黑棋!
曹薰賢的白棋搶到先手,在左下這里一虎……
如此一來,雙方在左邊的戰斗告一段落,形成一個轉換,走成這樣,雙方都可以滿意!
白棋在左邊的實空非常不錯,而黑棋在左上形成了一定的厚勢,盡管在左下被白棋冒出頭來,但黑棋目前仍然拿著先手,或許實地上不如白棋,但從整體局勢而言卻一點也不差!
黑棋在下方邊空,往右下三路拆了一手!
白棋見縫插針,往右上點三三!
雙方在這里走了一個十字架定式,黑棋利用這個機會,剛好在上方邊空抻出了自己的模樣,但同樣的,白棋也順水推舟,描畫出了白棋在右側的模樣,雙方在這里走了一個十分有默契的轉化。
棋局依舊處于一個十分微妙的階段。
這個時候,傅俞先發之人,黑棋趁著白棋在右側圍空的時候,直接一手小飛,掛到了右下角上去。
白棋一間低夾,黑棋在往右上這里一碰。
這一碰是很有必要的,因為盡管黑棋在上方的模樣很大,但缺口也同樣很大,這一碰是局部乃至上側局勢的要點,是棋形數學模型計算得來的要點,非占不可。
而白棋并沒有反制,而是選擇了十分隱忍地往下單長。
黑棋在往左側一扳,白棋一虎,黑棋單長——
走到這里,再讓黑棋往上側中央補一手,那整個上側就全部成空了,曹薰賢怎么可能坐視對手如此輕松就圈出這么大一塊,立刻一顆白子點了上去,破空!
黑棋沒有著急地去圍殺,而是在左邊厚實地一拐,白棋必須在這里應,否則這里的這一塊白棋會被打敗!
白棋長!
黑棋往下一夾,這一手棋是傅俞的先手權利,白棋頂住,保證自己出頭的暢通。
旋即,黑棋往右下角二路一飛!
這一手棋一出,不論是研討室中的超一流高手們,還是現場講解演播大廳中的徐奉洙前輩都是微微一愣……
這!
難道黑棋不是應該繼續圍上方的大空嗎?怎么會在這里占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