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俞岱巖掌門的解釋,眾人知道了江湖里武功境界的劃分。而以往的江湖中對實力的劃分都很模糊。
像是走江湖的鏢師們,內力不能離體攻擊,輕功也不能一步飛出三丈(十米),但掌握了一門拳腳功夫,也可對付十位沒練武的莊稼漢,可稱為三流境界。
根據拳腳或刀劍的熟練度以及內力的加深,這里還分初期、中期、后期、圓滿四個小境界。
之后根據內力境界的升級,分有二流境界、和一流境界。
像是二流境界便可以一步飛越三丈距離,拳勁或劍氣可達一丈距離還能穿透麻衣。
而一流境界便是一步飛躍三十丈距離,一劍能將十丈開外的人劃傷。
以內力的多寡區分大境界,而以招式的精妙與否定小境界。
在實戰中一些神功妙法的招式技巧可以越過大境界挑戰,但這種武功還是少數。
六大派掌門都有一流境界的實力,只在在小境界上還分四個層次。
每個大境界相差十倍以上的戰斗力,而每個小境界相差兩倍左右的戰斗力。
各派掌門以及一些成名高手按照這一套理論來區分,得出自己的實力境界。
莫連山根據自己的精神力探知眾人的實力境界。
華山掌門鮮于通是一流初期,崆峒五老也全部是一流初期,昆侖掌門鐵琴先生也是一流初期。
不過鮮于通在光明頂上被張無忌打敗,又被何太沖、班淑嫻誤殺。
而峨眉掌門滅絕師太卻是到了一流中期。同樣的還有青翼蝠王韋一笑和武當四俠張松溪。
少林空聞方丈和渡難、渡劫到了一流后期,光明左使楊逍和右使范遙,還有白眉鷹王殷天正三人也是一流后期。同樣是一流后期的還有武當大俠宋遠橋和武當二俠俞蓮舟。
至于達到一流圓滿的,有明教教主張無忌和少林渡厄神僧。
被點名的這些人,互相打量對方,片刻后點點頭,他們之間許多人都交過手,對彼此的實力心里有底,知道俞岱巖掌門所言不假。
“在一流境界之上,還有先天。先天者,洞悉全身內外、明察四周萬物,精神與天地合、與萬物容,是為天人合一。一瞬可飛三百丈,一念可控周身百丈萬物!”
莫連山說到這里,催動內力和精神力,將整個紫霄宮廣場上賓客桌椅上的茶水糕點、甚至眾人的兵器全部抓到十丈以上高空,然后緩緩旋轉!
武道大會數百人呆呆看著天空中百多柄刀劍和數量眾多的茶具糕點,在天空飛舞,幾乎遮住了陽光!
少林方丈空聞大師這種一流后期的高手都來不及抓緊自己手中的禪杖,華山掌門鮮于通和滅絕師太更師還沒反應過來就見自己的佩劍飛到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