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抓住你閑暇的時間吧!
去用自律替換掉放縱。
因為,你一定要記住,
閑暇定終身!
......
你看,人這一輩子。
上幼兒園后,把天真弄丟了。
上小學后,把童年弄丟了。
上初中后,把快樂弄丟了。
上高中后,把思想弄丟了。
上大學后,把追求弄丟了。
畢業后,把專業弄丟了。
工作后,把鋒芒弄丟了。
戀愛后,把理智弄丟了。
按揭后,把下半生弄丟了。
結婚后,把激情弄丟了。
人在什么時候最清醒?
天災降臨后,東窗事發后,大禍臨頭后,重病纏身后,遭受重挫后,退休閑暇后。
人在什么時候最糊涂?
就是你春風得意時,你來錢容易時,你想占便宜時,你迷戀情愛時,你老年癡呆時。
......
人這一生,真的太戲劇性了。
不結婚,晚年沒子女、沒老伴兒。
結了婚,不一定活到晚年。
不拼命工作,沒錢養老。
太拼命工作,可能又用不著養老了。
其實你信嗎,人這一生,無論重來多少次,都會有遺憾!
高考重考,游戲重開局,都能體會到這一點,無論多少次,無論怎么樣,都有遺憾。
我們可以偶爾回頭看一看,但絕不能往回走。
因為,逆行,是全責!
我們擁有的,要珍惜,要知足。
我們得不到的,不要一味的去奢求,更不要不擇手段。
已經失去的,不要耿耿于懷、老是放不下。
……
莫連山記得,陳銳后來建立的國家,成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比西方社會公認的芬蘭還幸福。
他用下面七條價值觀,來理解幸福、來保證國民的幸福。
第一條,生而平等。
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出生都處于同一起跑線。
更不應該人為劃分三六九等。
第二條,無憂童年。
孩子的任務就是玩,尤其七歲之前,通過玩耍發揮想象,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學習基本的生存和社交技能。
第三條,基礎教育必須免費且優質。
家長、學校、老師、社會要無條件來保證這一點。
第四條,高等教育不求大但求精。
上大學并不是唯一出路,但必須要有職業高等教育通道。
第五條,生活要與工作平衡。
沒有生活,工作又如何?
第六條,追求個性。
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自由探索,生活才有價值。
第七條,學會包容。
人無完人,事無順逆,放平心態。
只有包容的人生,才能活的更加幸福和快樂。
這種幸福,對于現代的社會來說,要做到,難也不難,但的確是幸福的開始。
不同世界、不同文化、不同身份、不同力量層次的人,對幸福的理解都有不同,因為個人的追求也不同。
但能做到上述七點,所有人都會更容易體會到幸福。
這不僅是幫自己,也是幫助別人更容易體會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