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已經在用全部力氣,為家庭和社會做貢獻。
可是,就是因為他缺少一點生活情趣,
或者缺少一些在消費和享樂上的知識,
就被扣上“直男”的帽子,遭受一部分女性的鄙夷。
這應該嗎?
在這個娘炮越來越多,生育率越來越低的年代,比起躲在虛擬世界里的宅男,和游走于情感世界的渣男,直男才是最傳統、最正常、最有利于社會和國家的男性嗎?
社會發展需要的不是生活情趣和消費享樂,直男們身上的簡單和純粹,才是民族傳統和社會倫常穩定延續之光。
愿那些有良知的姑娘,對直男友好一點。
乖乖女關關,可以說既是顏值控,也是一個文藝女青年,對才藝的看重,對靈魂共鳴的需求,導致他對林師兄無感,反而對趙醫生一見鐘情。
對林師兄來說,他長得不差,智商和情商都很高,關關要的才華,他也能很快培養出來。
沒人會不喜歡音樂,又不是非要自己演奏,只是欣賞和評析,對于一樣是高材生的林師兄來說,真的不算什么。
但對于林師兄來說,其實跟物質的女孩在一起,要比跟那些喜歡思想、喜歡才華的女孩簡單地多。
“物質女”喜歡金錢,從始至終都很穩定,所以她們一旦收獲一段關系,也會比較穩定,只要男人的收入穩定就行。
而思想和才華是很難維系的,因為思想和才華很難作為商品或服務滿足他人的需求,進而換得金錢維系生存。
說白了就是才華很難變現。
既然才華很難變現,那就只有靠從事其他工作來變現。
所以我們發現,很多學生時代或年輕時很有文學、藝術天賦的人,在走進社會后,并沒有做任何與自己才華相關的行業。
幾年時間就被磨得異常平庸,根本看不出曾經得才華。
又才華的人消失了,但喜歡才華的姑娘們還在。
我們總是指責年輕人不結婚,可是有的人,就是無法愛上金錢、愛上容貌。
她們只能愛上更深沉的靈魂、更敏銳的頭腦,以及這個靈魂和頭腦之下所流露出來的才華。
她們之所以不結婚,真的不是因為眼光高,而是因為她們喜歡的“點”和世俗喜歡的不一樣。
有些男人也同樣適用這一點。
而隨著社會飛速發展,物質和財富的必要性被無限放大,除了歷史現象級的天才人物,其余才華橫溢的人和沒有才華的人,變得越來越難以區別。
甚至因為敏感、務虛、多愁傷思、不夠功利,這些有才華的人,在世俗成就上,還不如普通人。
喜歡物質的女人早已嫁為人妻,而喜歡才華的女人無人可嫁。
踏實實干的男人掌握社會資源,而才華橫溢的男人過得狼狽不堪。
最后,世界上所有得小孩,都是“物質得女人”和“踏實的男人”的孩子。
才華這種基因,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每當看到天賦才華者過得碌碌無為,莫連山都為人類感到惋惜。
單一維度的標準,可以極大的提升效率,但是個性的放大,卻會在災難中發揮其價值。
宇宙無垠,哲學本體論思考,已經被物理學終結在人類的大腦結構中。
如果生活豐富的代價是人類整體的單一化,
如果幾百年后,女人都擁有完美顏值,男人都擁有無限資源,
豐碩的物質之下是蠻荒的精神,
沒有殘缺,沒有詩歌,沒有反思,沒有哲學,
甚至沒有“非你莫屬的執著”,
那么我們人類追求和擁有的便僅僅剩下“物質”,
而不再擁有“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