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思安卻表示自己能夠處理好一些:“放心吧,你男朋友還不至于生活不能自理。”
“咱們的事以后有時間可以再說,說說案子吧,有什么地方我能幫忙的?”予思安把話題轉移開,并不想讓應笙笙因為自己的事情在分出心神來擔心。
應笙笙深吸口氣,把案件現有的情況跟他說一下,予思安卻格外關注尸檢的結果,問了好幾個細節性的問題。
予思安說道:“二十八到三十歲之間,男性,身高在一七三到一七五之間,對于美人魚有著特殊感情,在成長經歷中有因為美人魚受到過精神刺激,患有創傷性應激障礙的可能性非常大。
被害人被打撈時身上的“服飾”及妝容都很精細,以此證明兇手并非對化妝用品沒有了解的人,并且被害人整體“服飾”搭配典雅大氣,說明兇手是有一定品味的人,生活中注重服裝打扮。
同時精通釘線繡,技術精湛的釘線繡師父手上會留下痕跡,重點排查手指有老繭的人員,而且他現在很有可能還在海洋館里上班,讓人盯住案發現場,或許能在那直接找到他。”
應笙笙有些驚訝:“你這前面的分析我能理解,這蹲守案發現場守株待兔是不是不太符合常理?”
在一般的案件中兇手殺完人會在第一時間離開現場,離開潛意識里覺得會給自己帶來不安全感的地方,從而減輕心理負擔。
殺人后再返回案發現場,總不能是欣賞自己的大作去的吧,現場一般都有警察看守,回去就會被發現,這和自己找死也沒有什么區別。
予思安解釋道:“換了別人也許不會回來,但他回來的可能性非常大,那個地方是他展示自己“藝術品”的舞臺,盡管現在沒有了觀眾也沒有了“作品”他也還會想去再看一眼,那是他心理對于美人魚的執著。”
應笙笙眉頭緊皺,予思安口中的兇手著實像是有大病的樣子,不過予思安的畫像技術她還是非常肯定的,所以立刻讓在現場蹲守的同事注意周圍的情況,適當放松一些警惕躲在暗中最好直接來個甕中捉鱉。
梁鴻夏將符合條件的幾個嫌疑人照片擺在予思安面前,在一一看過照片后予思安將目光鎖定在了一個叫駱濤的男人身上
駱濤,年齡28歲,海洋學博士現在海洋館中當顧問,身高175,江城人。
應笙笙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駱濤的背景在調查后和青云縣沒有關系,而且在查到這些信息后現場同事也對他們進行了走訪調查,提到釘線繡的時候他是全然不知的狀態,如果是裝的這個演技未免也太好了些。”
“走訪調查是什么時候進行的?”予思安問道。
應笙笙回道:“今天早上,明輝去現場了,因為嫌疑人員信息已經查的差不多了,就和負責人要了地址信息,去一一做了走訪。”
予思安問道:“見他時地點是在哪里?”
“說是在咖啡館,這人性格有些怪異,不喜歡外人去他家里,所以就約在了外面。”應笙笙回道,目前只是嫌疑沒有確鑿的證據,在對方明顯表示不愿意的情況下他們也不能強行進入家里進行調查。
予思安想了想:“能約他見一面嗎?”
“好,我來想辦法。”
既然予思安這么說了,并且一定要見駱濤就一定有他的理由,只不過這個猜想他還需要進行驗證。
應笙笙立馬去找了一趟邱寧,讓他給自己提出幾個難以想通的問題,隨后聯系了駱濤家附近的派出所民警,調查了附近的監控錄像,兩人確定對方在家后直接就奔了過去。
他們都已經到家門口了,進去的辦法就要多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