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娘,我這就去。”
這件事蘇暖暖沒有阻止,是有原因的,她想把蘇老太太貪了沈毅送給她補身體的野味的事傳出去,這樣大家就都知道老太太的為人,以后如果她不想讓老太太占她的便宜,也不會有太多的人多說什么。
畢竟她蘇暖暖以后就是外嫁女,而且蘇老太太又這樣對她,不給她準備嫁妝,還把沈毅給她補身體的獵物賣了。
反正她也不差這點肉吃,在這個孝字大過天的時代,怎樣把流言蜚語對蘇守仁和柳氏的傷害降到最低,才是最重要的。
分家這件事急不得,只能慢慢來,一點點的尋找機會。
要說這要是在現代,根本不算什么事,大家過不到一起去就分開過唄,這樣各自掌握各自的財政大全,日子也有了奔頭,賺錢也有動力。
像現在一大家子在一起過,你干的多了,他干的少了,總有覺得自己吃虧的地方。
如果家里人都比較和氣,還好說,蘇暖暖并不介意帶著全家一起發家致富奔小康,但是遇到小王氏和蘇老太太這樣的,她就不愿意了。
如果他們都像三嬸家一樣,她也不用藏著掖著了,賺錢了都不敢說賺錢。
蘇守孝連飯都沒吃,直接就去了鎮上,因為蘇老太太說怕去晚了賣不出去,明天該壞了,家里那么多糕點,也沒說給蘇守孝拿兩塊墊吧墊吧肚子,蘇老太太也真是摳的可以,最后還是蘇暖暖看不過去,給蘇守孝拿了兩塊糕點。
柳氏懷著復雜的心情去收拾了那只野雞,蘇暖暖什么都沒想,去給柳氏熬藥去了?
頭一次,柳氏這樣想,如果要是自己能當家做主多好啊,這樣那些野味就可以留給暖暖補身子了。
柳是懷著這樣的想法做著這頓飯,但家里誰都不知道柳氏的心里在悄悄發生著變化。
這個想法像一顆小小的種子,在柳氏心底生根發芽,將來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快要吃飯的時候,蘇守仁也賣完考魚回來了,他發現飯桌上少了個人。
“爹娘,大哥呢?怎么還沒回來嗎?”
“咱們先吃飯,不用等他,我讓你大哥去鎮上辦點事。”
“嗯,好。”
知道了大哥沒事,只是去鎮上了,蘇守仁就不再糾結這個問題,拿起碗準備吃飯。
吃完午飯,柳氏收拾好碗筷,就把沈毅要蓋房子的事告訴了蘇守仁,讓他抽時間去看看有沒有什么需要幫忙的?
對于這件事,蘇守仁當然是義不容辭,畢竟那是他寶貝女兒以后要住的地方,所以他中午都沒休息,就馬不停蹄趕去了沈毅家。
柳氏并沒有跟蘇守仁說,蘇老太太把沈毅送給蘇暖暖補身子的獵物,拿去鎮上賣了,是因為他不想蘇守仁覺得她在告狀,她不想因為蘇老太太,影響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
蘇守孝到了鎮上把獵物擺上,也不吆喝,就在那蹲著,有人問就回一句。
“野雞五十文,野兔六十文,便不再說話。”
好多人就因為他這樣,就直接走掉了,最終他的獵物賣掉,還是得益于一大戶人家的主人突然想吃野雞和野兔了,人家管事的著急買,也不想多跟他墨跡,就直接買了下來,因為蘇老太太說的也算是正常價格。
獵物賣出去后,蘇守孝就收拾收拾,拿著銀錢趕緊往回走。
回到家蘇守孝就把賣獵物的錢,一文不少的交給了蘇老太太。
蘇老太太還把錢倒在桌子上數了數,看一文不差,就跟蘇守孝說廚房給他留了飯菜,讓他去吃飯。
蘇守孝憨憨的應了一聲就去吃飯了,他是真的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