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的清明祭祖,皇帝算是臨時起意。他跟前的人都知道,皇帝這回大半是為了先孝淑睿皇后。
宮里自貴妃出事,扯出來了多少陳年舊事。最后連烏林珠跟太后也先后被牽連出來。最后的結果讓所有人吃驚,先皇后竟死于太后之手。當年陳案徹底查清楚了,皇帝心里更覺著對不住孝淑睿皇后。
這些年,他只是在她的忌日親去悄悄祭奠,從來沒有聲張。原因大多是顧忌太后——太后還健在,他年年大張旗鼓去祭奠亡妻,太后心里會不自在。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烏林珠。她被當作殺死先皇后的兇手一直被圈著,對外卻沒將她謀害先皇后之事公之于眾。對先皇后來說,確實不公。
現在一切都大白于天下,不用再忌諱太后了。他得給玉琦一個交待。更重要的,是給他自己一個交待。
可是他的突然決定害苦了后扈處、欽天監和內務府,前后加起來只有不到二十天的功夫,要將一應鹵簿、行在,還有祭奠的事宜打點好,實在是不容易。內務府為著打理行在,人手全都派了出去,為這個,福倫已經有半個月沒見到營房格格了。
御前的人倒不忙亂,萬事都有下面人忙乎,他們要什么張張嘴,囑咐到,自有下面的人給辦好。這就是御前的厲害。郭謙要打理皇帝貼身的用度,只能自己操心,于是在尚衣局跟后扈處來回跑。
素格這幾日心神不寧。先前聽到廣祿肯救她阿瑪,她欣喜萬分。若靠她,一個宮女,陷在這深宮里,連自己尚且難保全,更沒有余力救雅布。現在她為得著消息,恨不得日夜都在乾清宮圍房里聽差。可皇帝跟軍機處大臣議事時,她根本湊不過去。
翠微也心神不寧,再有三日就要出行,隨行的人聽大總管說皇帝還沒有定。本來這事該是皇后操心,可帝后的關系冷淡,皇后早就不管這些了。
松齡沒打探到什么消息,愧疚的很,見素格發呆也不好勸,她自那日敬茶后,皇帝再跟大臣議事,奉茶的差事就改成郭謙了。莫非是皇帝發覺了什么?她心里惴惴的。
其實她不知道,自己是想多了。皇帝只是不慣用宮女,所以吩咐見大臣時還是太監奉茶。
翠微換了松齡差事后,夜里幫皇帝安置,皇帝也沒說什么,這事就這么定了下來。翠微聽那九的話,把素格的差事也搶了些來,比如系披領,她原比素格高,素格費勁的事,她做起來輕輕松松,皇帝不用低腦袋,以為是郭謙的安排,也沒多說。
他只要能見到她,心里就很安寧。殿內有她的氣息,睡的也香甜。只是每回翠微都在跟前,他有些話想說也沒法張口。但馬上要出行了,到時候總有機會跟她說說話,他要說的話很多,也不急這一時。
于是三個人各安其命,差事倒也松快。
臨行前一日早朝前,翠微替皇帝穿好衣裳,郭謙扶了皇帝去用早膳。
“主子,去吉壤祭祀都安排妥了,行在也備好了,路上要歇兩個晚上,主子瞧宮女帶幾個?”明日要出行,帶的人手得定下來了。
皇帝的意思,自然只帶一個就好。“帶上她吧。”郭謙應了一聲,他知道皇帝說的她是誰。
卻又道,“雖說前后也就十來天,可主子身邊的事不能馬虎,茶水不算上,一個人也是忙不過來的。再說,就素姑娘一個人也沒個照應。”
皇帝一聽也對,路上奔波本來辛苦,再讓她一個人伺候,只怕會累著。
要依著他,該給她配兩個人伺候她才是。不過那樣就得給她晉位份,晉了位份,出行也就不能帶著她,更不可能兩個人獨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