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好問皇帝要不要她留下,便退到圍屏處侍立。渾身不自在。心里好笑,翠微她們不知道何時回來,天天防賊一樣防她,這會子偏不見人影。
皇帝也無心再看折子,起身下地,來回踱步。
剛見了素格他竟有些情怯,翠微的事兒他不知道怎么跟她解釋。
其實他早想好了,為什么要解釋,他是圣主子,皇后都不用告訴,卻對著她為難。為什么為難呢,他只有面對魏佳氏玉琦才為難。
“怎么不戴朕給的簪子?”半日才冒出來一句。
素格在靜默里正不自在,聽到皇帝終于開口,問的是簪子,松口氣道,“奴才收起來了,上回賞奴才的鴨子湯,奴才還沒叩謝皇恩。湯奴才喝了,這簪子,奴才不敢僭越。”
這是個好借口,皇帝賞的按理不得不敬著,可宮里規矩,宮女等閑連玉簪都不能戴,她就往腦袋上簪珠玉,找死嗎?
皇帝愕了一下,那會兒他沒往深了想,一來就想賞她,二來,心里上想納她入后宮的。
這份心思他沒改,只是翠微的出現,暫時擱置了這件事。
“朕,,賞的你收好,到朕萬壽節時戴上。”萬壽節時倒是允許宮女打扮的。
素格只得答應。可以想見,萬壽節上她戴了這簪子,合宮怕沒一個人待見。可皇帝發話了,只能先應著,到時再瞧吧。
皇帝見她那頭一點不熱,心里想著怕是因為翠微,便道,“翠微,那日是朕失德了。。。。到了東陵,朕就總想起先皇后。她有時候很像玉琦,你,明白嗎?”
這是什么話,皇帝在自責嗎?這事讓我可怎么說,您自個兒高興就好。甭說是像先皇后,就是像現皇后,也不該我們知道。
皇帝接著又道,“你阿瑪很好,前頭牽制著韃靼王庭主力,省了咱們很多氣力。現下還沒消息回來,你也別急,這回他對大夏有大功勞,朕都記著。”
素格聽提到她阿瑪就急了,“萬歲爺,阿瑪替朝廷效力是應當應分的,只是奴才額涅,沒了阿瑪的庇護,孤苦伶仃的拋在喀爾喀,奴才很惦記。”
她奶奶跟額涅,兩個人弱女子在喀爾喀提心吊膽,沒有依仗,日子想想也艱難。額涅是大家子出來的,慣了京城的吃口,草原上見天的牛羊,她吃的不對胃口,越來越瘦弱,還有奶奶,一大家子要伺候,喀爾喀太冷,她又添了喘疾。
皇帝既然提起她阿瑪的功勞,那就求個恩典,放額涅奶奶一家人回來吧。
皇帝聽了道,“這是自然,倒忘記了你額涅。這回你阿瑪回來,朕也是不再放他去喀爾喀的。即這么,就讓簡親王派人送她們回京吧。”
素格忙跪下磕頭,“多謝主子恩典,奴才替額涅謝恩啦。”當年放出去連罪名都沒提,如今回來也只在皇帝一念間。
皇帝過來伸手去扶,“是朕疏忽,早該讓她們回來了。”素格微微退回一步,避讓開,正要說話,外頭小德子進來打千道,“萬歲爺,皇后主子來啦,說是有事要跟您商量。”
皇帝退了一步,抖抖袖襴,“叫她進來。”
皇后一般沒有重要的事不往乾清宮來。他們之間淡極了,反而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