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的傷了兩個嬪妃,外頭的言語就得忌諱些,太后以前只管著三宮六院,一群見不著皇帝不得寵的妃子,倒不難為,可如今但凡出個事,就得先想想外頭那些大臣的意思,倒比以前掣肘了許多。
她倒不怕非議。
如今守著阿哥,這正統兩個字占牢靠了,孤兒寡母的,卻還是大夏國的天。能當權臣的,頭一個是她阿瑪,現下是一體同榮的局面,多尼只有替她擋著的份兒。
所以何貴太妃的處置很快也有了決斷,對外依舊說是殉了先帝的,可妃陵本該頭一份尊榮的何妃,只得了一個小小的饅頭(指陵寢寶頂占地大小),連康嬪的都不如,放到西北角落里,喪制也按妃而不是貴妃。
這是天家法制,何貴太妃畢竟殘害了皇嗣。皇太后終還是仁慈的,命了內務府將兩個阿哥墳遷了來,跟他們生母合了一處。
又賜小公主封號和碩永寧公主,賞大東珠十顆。
謝完恩寧貴太妃一顆顆撥弄東珠,貼身宮女夸道,“這珠子可真大,奴才沒見過這么好看的珠子。宮里也不是沒有其他公主,獨咱們公主才生下就賜封號,可見太后喜愛。”
寧貴太妃乜她一眼,嘁道,“可別眼珠子淺成這樣,東珠有什么稀奇的,要緊的是太后賞的這個數字。”
那宮女一頭霧水瞧那十枚珠子,聽貴太妃指點,“和碩公主冠上東珠按祖制只有八顆,只有固倫公主才能冠十,你說這個數字好不好?”
宮女兒這才笑道,“奴才說呢,人家都是賞玩意兒綢緞,好好的給東珠,公主又不會玩它。這么說,太后是有抬公主身份的意思呢!”
寧貴太妃笑而不語,這些日子煩透了,為了公主的怪病,她已經心灰意冷了,誰知道居然查出來是何貴妃那個賤人所為!要不是她自殘謝罪,自己真要往她頭上插一把銀針才解恨!
還有那個醫女,自己枉自那么信賴她!
仔細想想,那醫女在自己跟前確也盡心盡力,可誰知包藏禍心!說起來都是姐姐送來的,自己才信了她。那醫女算運氣好,恰在海若帶太醫來前消失的,否則自己怎么也不能饒了她!
想到這兒,心里又是一陣酸楚,姐姐怎么就殉了皇帝了?這里頭肯定有蹊蹺,姐姐是惜命的,她生不了,對自己這一胎是寄了極大的念想的。
可恨自己這會子顧不上,姐姐雖去了,還有自己呢!不急!早晚要把背后的惡人找出來。等過了這一陣,自己先找頭緒,好不好的,太后總會替自己撐腰的。
她心里隱隱的不安,太后怎么待自己這樣好,待小公主也很上心。想來想去,又自己安慰自己,甭管旁的,她這一胎是公主,太后自然不會跟她計較,自然是為了讓天下人瞧太后的仁德。
小公主好起來,她這顆心也終于安放了下來。她叫了乳娘抱著公主過來,逗弄著她胖胖的臉頰。
襁褓里的孩子安靜的有些過分,似乎氣息也不怎么勻乎。
剛剛安穩的心又有些異樣,她問乳娘,乳娘道雖是不抽了,這幾日確睡得也不香,總要啼哭。
……
海若進來的時候,皇太后剛睡醒,這些日子她太累了。
“主子,小公主……”
“又怎么了?寧妃還有什么不足意兒的?”太后接過茶盞,抿了一口,漱一漱,突突吐進宮女榮子捧著的寶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