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契丹部落與部落之間產生了分歧,一些人覺得這是東禹國分化他們的詭計,是不可能兌現的。
一些人覺得,反正留在東北遼原上也是吃不飽,還不如入籍東禹國試試。
契丹族各個部落間開始了內斗,一些趁著內亂逃出來,來到東禹國冒險一試的青壯年,果然得到了他們想要的。
后方還在張望的契丹族人,越來越多的人坐不住了,紛紛跑過來東禹國落戶入籍。
耶律真在一開始斬殺了一批逃跑的族人后,發現雷霆手段根本鎮壓不住他們,最后也只能放手,任由他們到東禹國落戶去了。
畢竟,再殺下去,他可就要擔上暴君的名號,到時候那些覬覦他可汗之位的人,便有了可趁之機和殺他的理由了。
契丹族里面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人,依然覺得那些逃離遼原的青壯年,是草原的叛徒。
這就是為什么慕鳶和各位重臣討論,主要吸納青壯年的原因,一是因為勞動力,二是因為觀念問題。
上了年紀的人,很多人已經對故土有了感情,不會輕易離開,更不會貿然改籍。
因為律令的頒布,錦州和平州兩個邊關大州,吸納了大概有好幾十萬的青壯年,大大的增強了兩個州的勞動力。
雖然一開始,不同的族人之間混居,的確會有一些摩擦和齟齬。
但是隨著文化兼容并包,互相尊重理解的律令頒布,兩族之間的相處總體上還算是和平。
到了第二年年底,因為東禹國的勞動力和兵力的增強,使得契丹再也不敢派兵假扮流民亂來了。
而契丹因為國內人口數量的減少,還有東禹國對于糧食的關貿政策放松,漸漸的對于東禹國的敵意,也減少了許多。
能夠用最少的犧牲換來和平,從根本上解決矛盾,才是真正的長治久安。
系統歡快的報喜道:“恭喜宿主,成功解決東禹國和契丹族之間的矛盾,獲得獎勵1000積分,剩余12500積分。”
慕鳶雖然也有期待過這件事的獎勵積分,不過系統給的獎勵總體來說,也算是在她的預估之內。
第三年,由于他們解決了東禹國和契丹族之間的矛盾,定遠侯在邊關的作用不再那么至關重要了。
再加上慕鳶和南宮衍培養了幾位新的朝中將領,足以替代定遠侯,皇上不再有所顧忌,皇后被定罪處斬,秋后處決。
而南宮衍的黑化值,總算是降低到了30點。
第四年,京中的一切都塵埃落定,慕鳶總算是可以放心的帶南宮衍,離開京城了。
南宮絕聽說慕鳶和南宮衍決定以后要云游四海,并且還讓他立南宮鈺為儲君的時候,不由得詫異道。
“你們,不打算回來了?”
慕鳶也不好把話說得太死,只好道:“可能回來,也可能不回來了。”
南宮絕把手里的折子拋下,忽而一臉嚴肅的道:“好啊,謝綰綰,你好得很啊。”
“照這么說,你這是要拐帶朕的兒子?”
慕鳶見南宮絕拿皇帝的氣場壓人,既不怕也不惱,而是不卑不亢的回應道。
“皇上,您可以親口問一下璃王,看看到底是不是臣妾要拐帶他。”
南宮衍連忙幫著慕鳶說話道:“父皇,兒臣是心甘情愿和她一起離開京城去云游的。”
慕鳶在心中偷笑。
雖然是拐帶沒錯,不過當事人心甘情愿的,皇上又能拿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