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姨娘道“不怕王妃笑話,在都城的妾身,和井底之蛙沒多大區別。”
梅蘭珍笑了“現在怡兒弄孫的,也算圓滿。”
“是呀,兒子兒媳孝順,家里的孫子孫女都有了,我這輩子沒啥遺憾。王妃要在這里待上幾日么”
“已經觀察的差不多了,這兩日就回北突。這邊的東西要比北突還冷吧。”
“可不是,最冷的時候,出來哈口氣都能瞬間成冰。不過這里的木材不少,一直燒火炕,冬季也不怎么出門。幼奴跟著世子妃學了不少醬菜。我們腌制了不少。
特別是那個酸白菜,冬季的時候用來燉湯,做包子都好吃。”
“咱們冬季也就白菜蘿卜耐凍,這個腌上耐放,倒成了冬季最好的蔬菜。”
“可不是,這里的人現在也知道吞白菜蘿卜了,秋季的時候,昭兒還鼓勵當地的百姓多做干菜。冬季弄一鍋的燉菜。能吃一整天。”
梅蘭珍和顧姨娘聊的愉快,這邊幼奴和葉晚瑤正興致滿滿的說著這一年點心鋪子的事兒。
“生意都挺好,阿昭怕我來回幾個地方跑著不安全,就給找個外管事。我這一年都沒怎么出去。
靜心在家研究著新方子,你讓南蓮給我送來的那幾個方子,簡直是絕品。嫂子,你這么不求回報的幫助我們一家,我和阿昭都不知道該怎么回報你們。”
“他們兄弟,還需要什么回報不回報的,你們過的好就行。今年冬季不打算在北突過呀。”
“嗯,阿昭說冬季的時候,還是要注意大雪的,離不開人。我們在這邊和在北突沒什么區別。”
“嗯,今年我讓范種給你們弄了些棉花,彈好后給你們送過來,多做幾床棉被。如果不會用棉花做棉被,就跟著范種學學。”
“婆婆會,去年的時候跟著當地的人學了做棉花被,還學了做棉衣。兩個孩子今年身上穿的都是棉花做的棉衣,說是很暖和。我還打算給阿昭做一套。”
葉晚瑤和梅蘭珍沒有在益州多待,兩日后回到了北突。
這一年的北突是這幾年來最熱鬧的,商隊來來回回,走了來,來了走。
一直持續到了十一月份。
來北突的官員,在回到都城后,描述了北境的現狀。
有寬闊平坦的道路,有門庭若市的鋪子,有蒸蒸日上農業。
南鄭聽了神情微微一愣“我那伯父哪來的銀錢做這些事情。修道路都修到了縣城甚至鎮上,呵,還真是有魄力。
他們想要干什么,在和朕比誰治理的好么”
“這”
“說說,還看到了什么”
“皇上,赤尾海運河的事兒您可聽說了,是前年的時候,北境世子帶人過去挖通的,臣覺得著是個好事兒,挖河渠要花費不少銀子,沒用朝廷的半分錢財和勞力,挖好后,這個海運,變通了咱們整個南月。
臣覺得,皇上應該嘉獎穎水當地的官員,有他們的幫助,北境世子才能順利進行。
要說著,也歸功于皇上。
這功勞也不能讓北境王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