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是沒事兒找事?咱家出了這大事兒,糧食都被人偷了,到現在還沒找到那小偷呢,老三是個白眼狼,老二只管他那個小家,老大也是,只讓小楊氏帶著孩子回來,還是空手回來的,連個物件都沒往家帶,他都不知道現在的糧食多金貴?就不能往家籠絡些糧食回來。還有那小楊氏,回來沒幾天就惦記著娘家,帶著孩子過去,不知道給了娘家多少銀錢呢,家里正忙的時候,就不知道回來幫著做個飯,都怪我以前太慣著她了,現在嫌我年紀大了,敢和我頂嘴了。
家里現在就剩我們兩個老的,留下那么多地,整天從日出忙到日落,累的腰酸背疼,累死累活的為他們干,反倒他們個個享著清福,沒一個心疼咱們的。”
“她惦記的娘家不是你娘家咋滴,現在知道心疼了,再心疼也沒讓你干多少活兒。”楚老頭瞪了她一眼,道:“說老三白眼狼?你還真有臉,當初你怎么對人家的你心里不清楚?現在人家不找你麻煩就已經看著二林的面子了,最近你下過地?種土豆子你去地里幾次?還不是我和二林做的?就連土豆種子都是二林均給咱們的,兒子讓你拿錢了?還是沒給你干活?兒子不顧著點兒自己的家,難道還依著你,把孩子給淹了,媳婦給休了,弄的妻離子散?”
“我就是那么一說....這不是說大林的么。”楚楊氏自知道自己沒理,最近心里憋屈,嘮叨了幾句而已,怎么就成了埋怨她了。
“還說大林?你不知道心疼兒子就算了,還鼓搗老大兩口子,周邊幾個縣都淹了,沒聽兒媳說,大兒子現在正忙著的嗎,反倒埋怨起老大來了,你這種自私自利連親人都不顧的人,我早該看透你了,我告訴你楊氏,你給我老實點兒,你要是再敢去擾了兒子們的日子,信不信我把你另一只腿也打斷了。”
楚楊氏被楚老頭嚇唬了一番,愣是不敢吭聲了,只得乖乖的去給老楚頭做飯。
大水淹了以后,地里的莊稼都死了大半,今年夏季還不知道能收多少糧食呢。家里請的長工她也辭退了。
死了那么多莊稼,總要補種一些,所以就種了土豆子,說是兩三個月就有收成了。
她家地多,用的土豆種子也多,老二家冬天種了幾畝地的,收成了以后,她問老二要了五畝地的,沒想到老二竟然只給了他們三畝地的,剩下的兩畝給了兒媳婦娘家。
她心中氣老二向著外人,連自己姥姥家都不顧,雖然氣,但也不敢在往老二家鬧,老二和老三走的近,學了些老三那股子戾氣,狠心打斷了她的腿。
埋怨來埋怨去,她現在幾個兒子,誰也不敢惹。
楚楊氏在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窩了好幾天,沒見那二人來楚家找她麻煩,提了幾天的心,終于落了地了。
而老大那邊,也有了消息...
家里除了多了兩個干活的人,后院在亦陽和良衍的參與中,沒幾天就規整好了。
還有那石墻,請了村里的人幫忙,連帶著把周俐臻的那個院子一并圈了起來,成了一個大院子,這么一看,倒也像個莊子。
古雪喬和香巧去了鎮上買了些便宜的布匹棉絮回來。
現在的布匹大多都是被水泡過的,所以店家都在處理呢。
古雪喬和香巧不但買了布料做棉被,還買了做衣衫的衣服。
香巧和平安出來的時候家里什么都沒有,東西都需要置辦。
朝廷救災,領了幾十文錢,再加上南錦給他們的工錢,正好趁著這躺,去鎮上添置些衣物。
棉被做好后,南錦和葉晚瑤就搬進了木樓里。
這里面的東西,都和前屋的一樣,就是火爐子還沒來得及做,好在現在天氣慢慢轉暖,不著急。
南錦和葉晚瑤還和往常一樣,每天看下山湖,照顧下雞鴨,再然后就是散散步。
南錦閑暇時候去二哥那邊看看他家的家具,順便在一旁給孩子做了個搖搖床。
亦陽和良珩和石灰混熟了,每天帶著它去山上狩獵。
去年一年,南錦都沒怎么上山,難得這幾天清閑,也和亦陽良珩去上山獵些好的皮毛,到了冬季可以給孩子御寒。
上次二嫂生雙寶時,給孩子帶了個豬驚骨,聽說豬驚骨可辟邪防驚嚇,保護嬰兒健健康康,快樂成長。
南錦帶著亦陽和良珩往深山走了走,獵了兩頭野豬回來。
兩頭豬讓老張叔幫著殺了以后,賣了些給村里,剩下的給熟悉的幾家分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