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廚房里時不時的傳來笑聲,只有南蓮下著大雪在院子里練劍。
未清叫她進屋暖和暖和,她還不愿意,說這個時候練劍,應景。
葉晩瑤噗呲笑了,想著雪中一個女俠耍著劍,畫面很是唯美呢。
葉晩瑤還趁搟面皮的功夫出來欣賞了一眼,還真好看呢。
餃子快做好的時候,葉晩瑤讓孫嬤嬤去請婆婆過來,今晚一家人一起吃酸湯餃子。
梅蘭珍近日悠閑自在,兒媳有能力,比她打理的時候生意還要好。
她想過了,等明年,可以再交給她一部分。
自己老了,這些東西都是留給他們的,她著一生,別的沒什么成就,也就在抓錢方面,有些本事。
梅蘭珍到兒媳院子的時候,餃子已經包的差不多了,聞著就覺得好。
亭里燃著火爐子,是之前在大青山時用的那種水流的那種。
這樣燒一邊,滿屋子都是暖和的。
就是時不時的加水比較麻煩點兒。
在這什么都要手工的古代已經很不錯了。
就連婆婆都在她院子里裝了個呢,連連說好。
今年實驗下,如果可以,以后酒樓里也能裝一個,就是太廢鐵,打造出來也麻煩。
“三鮮里面是什么餡的?”婆媳兩個坐在地毯上,一邊逗著溯兒,葉晩瑤一邊和婆婆說著今天的餃子。
自從有了溯兒,葉晩瑤廳里都會鋪個大大的毛毯,方便小家伙爬。
婆婆也喜歡這樣,任孩子爬來爬去,不需要養的多矜貴。
“雞蛋,韭菜和黑木耳。婆婆核能沒吃過黑木耳,是一種長陰暗潮濕的枯樹上的,有益氣排毒的功效,今日婆婆嘗嘗。”
梅蘭珍有些好奇,兒媳是怎么知道這么多東西的,土豆子,黑木耳,還有那個外藩的辣子,都是她發現的:“被關在院子里的那些年都學了什么,知道的這般多。”
“兒媳從小就喜歡看書,小時候爹爹給兒媳搜羅了許多書籍,天南地北的什么樣的書籍都有,后來被關在院子里,就靠這些書度日。
整日里,看看書,跟著蘇嬤嬤學針線,最多的是鼓搗些好吃的,所以兒媳的廚藝,都是在那個時候學的。”葉晩瑤早就想好了對策。
畢竟自己弄了許多別人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得找個讓人不會懷疑的理由,只能說看的多,知道的多。
“孩子,你和錦兒都是好的,磨難已經過去,以后會越來越好的。”
“母親,兒媳有些擔心阿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