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開河道的原因,順著河道留下,形成了一個河道岔口的分流,南錦命臨縣知縣發動百姓順著河流分挖了渠道,使大片田地成為旱澇保收的良田。
這也方便了臨縣莊稼用水的問題。
臨縣的知縣到是個聰明的,對這件事很用心,親自監督,也算是為本縣做了件積功德的事兒,自己也有了功績,為以后升遷做基礎。
河流瀉下以后,云洲城內,兩日的時日地面就浮現了出來。
附近的幾個縣水位也在慢慢的下降。
這些日子雨水也少了。
云洲城地面顯現出來后,各家各戶就開始整理柴。
知州特意讓人在城中空曠的地方燃著了一堆火,方便城中的百姓取火用。
家里有些濕柴可以那過來進行烘干。
南錦讓知州和同知聯系城中的甲商們,出錢出糧,不出錢的出糧食衣物。
在城中施粥,但凡出物件的,達到一千兩以上的,都計入功德冊子,上報朝廷,免稅一年,誰出的多,誰的免稅期限就越長。
做生意的商人門,都是人精,這免稅兩年比他們現在出一點兒糧食錢財的劃算的多。
于是城中粥棚子多了起來,有的家里做的的是做布匹生意的,就直接卷被水泡了的布匹。
有些捐酒水的,瓷器的。
總之,捐什么的都有,就是捐銀子的少之又少。
這下把知州和幾個知縣愁壞了。
“這沒有銀錢怎么幫著百姓修繕房屋,怎么救濟百姓。”
南錦看著一車一車的物件,笑了“這也挺好,就是費些時日。”
“不知南御史有何法子。”
“找兩個可靠之人,去附近沒有受災的都城售賣。過去先找當地的官員,就打著救濟災情的旗號,幫著找個地方售賣,東西賣的貴一點兒。”
知州一聽,啪的一聲拍掌叫好。
打著救濟災情的旗號,找當地的官員,他們這些官員為了博個名號和聲譽,自然會賣力幫著宣傳。
也有可能施壓當地的賈商們購買。
對于這些官員們來說,賈商們特殊時期就是待宰的羔羊,這就是不成文的規定。
明日里他們對賈商們寬容,不就是為了現在。
知州聽了南錦的建議后,趕緊找人處理這事兒。
現在倒是希望那些賈商能多送點兒物件。
這些物件賣的銀錢用來補貼百姓度過這一個季度的難關。
南錦帶回來的糧食已經陸陸續續發給了災民。
剩下的銀錢,是用來修河壩用的。
這兩日,南錦正在研究修河壩的事兒。
...
兵器鋪子那里還是一天會接一兩個鑄造兵器的活兒。
榮六問她接還是拒絕,不管是誰要造反,都是阻止不了的,不接白不接,而且還特意太高了價格。
...
“娘娘,微臣們該死,并沒有查到有何不妥。”
“皇上的飲食,每日都是銀具,并無不妥,熏香也都以助眠為主。”
“不是吃的,不是用的,那還有哪處不妥。”
“皇后娘娘息怒。”
“息怒,息怒有何用,皇上已經三天沒早朝了,什么傷風感冒這般嚴重?”
“微臣再查。”
一旁的王公公突的一驚,好似想到了什么,連忙道:“娘娘,皇上前些日子,還吃過北堯將軍府的包子。”
皇后皺眉,立馬反駁道:“北堯夫人的包子,本宮也吃了,怎么就沒事兒?這事兒莫要再提。”
“娘娘,皇上的龍體耐國之根本,不能大意。”
皇后微思,也知不能放過一個細節,隨即道:“宣北堯夫人覲見,記得把溯兒也帶上,不要說什么事兒,只說本宮想溯兒了。”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