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當年負責進行貍貓換太子的是一些大內侍衛,他們有七個人,因為在崇慶店值守,七人又情同兄弟,于是他們也被叫做‘崇慶七鷹’,這七人在換掉太子后,卻是并沒有將他殺掉,他們深感先皇恩德,不想殺了他的血脈,于是他們便將這嬰兒順著河流漂下,是生是死全看這孩子的造化。”
“之后這崇慶七鷹擔心被滅口,于是他們并沒有回到皇宮,而是直接帶著妻兒老小們遠逃他鄉,過起了隱居的生活,不巧,包拯前些日子便到過那里,并且在一番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了還活著的五人簽名,他們在紙上將當年的事情講的清清楚楚!”
“不止如此,包拯還有另外的證據,那就是包著當年嬰兒的黃布,這黃布只有宮中才有,而上面也用秘文書寫了真相,只要潑上酒就可以顯現。”
龐太師見狀,他作勢想要去搶奪,然后直接毀了這證據。
畢竟他可不想失去了來之不易的地位。
就算目前他樹大根深,皇上還動不了他,可是未來呢?
他龐太師能夠進行一次貍貓換太子,就可以把當今皇上的孩子再來一次!
而且誰知道這一次換過來的到底是誰的孩子?
如果龐太師用自己的孫子換上去,那這趙氏皇族不就姓了龐?
所以一但皇上羽翼豐滿,幾乎是必然會干掉龐太師的。
可是皇上這時開口了“包拯,將證據呈上來。”
皇上一說話,龐太師自然就不敢妄動了,而且現在大局已定。
于是龐太師默默比劃了一個手勢。
一名站在末尾的官吏看到后,悄悄給看門守衛賄賂了幾張票子,以上茅廁為由,偷偷離開了。
“他……還好嗎?”皇上在看完兩樣證據后,緩緩問道。
而包拯笑了。
有皇上這句話,他就知道皇上是打算坦然面對這件事,而不是將知情人滅口,裝聾作啞。
“他現在生活的不錯,有肉有酒,快哉。”
當然了,包拯肯定不會將那位真正太子的下落告訴皇上。
“八皇叔,您早就知道了真相嗎?”趙禎又問道。
八賢王沒有說話,他要是說“是”,那就是欺君之罪,要是說“不是”,又無法理解他的一些行為。
還是包拯替他解了圍“皇上,八賢王是一個絕頂聰明之人,他或許是猜到了一些真相,畢竟誕下貍貓這種事情,實在太過離奇。”
“而八賢王不說,一是他沒有包拯這么好的運氣能拿到證據,二可能就是他認為皇上您是一位好皇帝,如果換了一位從小在民間長大的孩子,他不一定會比您做的好。”
“而我大宋風雨飄搖,遼軍連年犯邊,朝廷,不能亂啊!”
聽完,小皇帝又不做聲了。
在場的袞袞諸公們也是不敢說話,一時間場面就詭異的安靜了下來。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嘈雜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