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問題都不是重點,例式問題只要能回答上,都是能打及格分的,重點是后面的問題。
面試大概進行了十多分鐘,中間的面試官將文件輕輕放下,看似任務完成的樣子。
而他旁邊的女性面試官淡淡一笑:“這是這場面試的最后一個問題,可以自由回答,答案沒有標準,我會給你們5分鐘思考的時間。”
在三人的注視下,女面試官緩緩說出這最后的題目。
“如果你們是新項目團隊的一員,你們對自己現在正在執行的項目很有信心,可若是你們現在的項目開發...企鵝同樣也在做,怎么辦?”
另外兩個面試者不由一愣,反而是徐冉嘴角微微上揚。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有些年代了,在十年前確實沒有標準答案,或者說這個問題令許多創業企業頭疼不已,完全尋找不到能夠解決此問題的辦法。
可是這個問題終究是以往的,也被創投行業用時間來證明出了最實際的答案。
若是這兩個面試者有了解過以往的報紙,在配比當下的情況,是可以很容易得到答案的。
但是看面容緊張眼珠子亂動思考的他們,怕是難了。
在徐冉這種‘過來人’眼中,這個問題堪稱送分題,不用多想腦子已經準備好了答案。
盡管心中有了答案,但是徐冉并不著急出口,他有些期待另外了兩個面試者會如何作答。
畢竟這種自由作答題目,第一個優先回答的人效益最好,盡管后面的人有更多時間去思考,但若第一個人的回答提前占到正確的論點,那到后面回答問題的人也只能乖乖的重復一遍。
其中的關鍵所在,大家都心里明白的很,這也是集體面試的好處之一。
女面試官掃了眼三人,另外兩個應屆生瘋狂在思索答案整理話術,看表情有些著急,明顯問題有些為難。
可徐冉卻表情輕松,靜靜坐在位置上候著,好似已胸有成竹般。
沒一會,終于有個面試者忍不住主動開口回答。
“既然這個項目是企業以及團隊都很有信心的,那這更說明我們不能輕易放棄項目,應該加大項目研究力度,盡量不要被企鵝影響到!”面試者含糊了一下,又連忙說:“企鵝雖然是大型企業,不管能力還是資金甚至團隊都有可能遠超于我們,但是項目執行本就是我們項目負責人所該維持的初心,不能因為一些困難就此放棄,也不能因為企鵝同樣在做這個項目,我們就露怯!”
面試官們微微點頭,盡管面試官們對于面部表情控制得很好,但是徐冉還是從他們的表情中看出來,對于這個面試者的答案,他們并不滿意。
面試者見自己的回答并沒有得到好的反饋,頓時有些氣餒低下了頭,沒有再說話。
而另一位面試者見此也有些心驚膽戰,因為他的想法與前面這個面試者差不多,但是事已至此,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盡管想法一樣,但是第二位面試者盡可能的繞開前面說過的話,不想自己的說的答案與前面的面試者重復。
但是既然想法一樣,那說出來的話語又有什么區別呢?
兩人的觀念一致,都是護住企業項目,從精神文化層次出發,不管說得多花,兩者是沒有任何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