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紹卿不想抗旨,只能移步到軟榻前。
這個距離,李治終于能看清裴紹卿長相。
“果然一表人才,難怪。”李治笑了笑說。
難怪什么,李治這狗逼卻沒有接著往下說。
李治又道:“裴小郎君出身河東裴氏的哪一房?”
“回稟天皇,哪一房都不是。”裴紹卿恭聲道,“旁支而已。”
“寒門出身?”李治點點頭,又道,“寒門出身也沒有關系,我大唐的開國功勛就有好多人是寒門出身,賢相魏征就是。”
裴紹卿說道:“草民一介凡夫俗子,又豈敢跟宰執相提并論。”
“裴小郎君謙虛了。”李治呵呵一笑,又說道,“你雖是凡夫俗子,卻是被文曲星君選中的凡夫俗子,只此一點,就足以名垂青史。”
裴紹卿心頭便一凜,這話聽著味不對啊。
按照語文老師教的,閱讀題首先劃重點。
這段話的重點顯然是兩個成語,凡夫俗子、名垂青史。
一價凡夫俗子也妄想名垂青史,這是在暗示我僭越了?這是在警告我不要助紂為虐幫助武則天制造祥瑞?
或者還有另一層意思?
暗示我只要撥亂反正,揭露祥瑞乃系偽造,再然后協助李氏扳倒武則天,這一來他就可以憑此勘亂之功名垂青史?
這些說來話長,其實就一轉念。
當下裴紹卿道:“草民又豈敢有此念想。”
“誒。”李治一擺手道,“人嘛,還是應該有點念想。”
話說到這份上,裴紹卿就基本可以確定,李治就是在策反他,而且還暗戳戳的給出了保證,只要他能反水,就能像魏征一樣當宰相。
對此,裴紹卿只能呵呵,差億點就信了。
且不說他現在已經和武則天實現了政治捆綁,
就算沒有捆綁,他也會選武則天而不是李治。
因為武則天的政治手腕更高超,性格上也是百折不撓。
而李治性格上就存在致命缺陷,怕麻煩,遇到困難一折就撓。
這從李治的執政經歷就能看出,前期他能夠坐穩皇位,靠的是長孫無忌的力挺,后來能一舉扳倒長孫無忌,也是靠武則天。
他自己就從來沒有跟人正面硬剛過哪怕一回。
這一方面說明李治政治手腕高,可另一方面也說明他沒擔當。
這種軟糯性格,一旦遇到困難,反手就會把自己手下給賣了。
當年的宰相上官儀就是這樣被他給賣了,落個身死族滅不說,妻女還被充入掖庭宮當奴婢,那真叫一個慘。
所以反水是不可能反水的。
跟著武則天混,憑著從龍之功撈一份穩穩的幸福難道不香嗎?
更何況,你這個狗逼還曾逼我凈身進宮,這賬還沒跟你算呢。
當下裴紹卿不亢不卑的道:“回天皇的話,草民自幼沒甚大志,這次僥幸蒙文曲星君選中,能撈得一份獻祥瑞的微功就已經心滿意足。”
聽到這,李治的臉色便慢慢冷下來。
帷幄外,老太監的臉色也變得陰冷。
裴紹卿感覺寢宮的氣溫一下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