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天后。”裴紹卿雙手托舉著線裝書說道,“臣有本奏。”
武則天還道裴紹卿托著的是奏疏,隨手就拿過來。
但是拿過來之后隨手一翻,就發現了不對。
奏疏本質上其實還是卷書,只是將卷軸改成折疊。
但裴紹卿呈上的這本奏疏,卻并不是折疊的卷書,而是裁開的一頁頁紙張,并且通過右側的頁邊用麻線裝訂在了一起。
翻了幾頁,發現竟是意外的方便。
武則天一下就意識到了這本“奏疏”的不凡之處。
要是將大唐的卷書改成這個樣式,閱讀將變得極其方便,收藏書籍所需要占據的空間也將大大的減少。
此物功在千秋啊!
武則天內心已經風雷涌動。
但是臉上卻仍是波瀾不驚。
“裴司丞,此物可有名稱?”
“回天后。”裴紹卿恭聲道,“此物名曰,線裝書。”
“線裝書?”武則天看了看裝訂的麻線,頷首道,“倒也貼切。”
站在旁邊的劉祎之、元萬頃等人也是十分的好奇,此物竟也是書?
可是,書籍自古以來不都是卷冊狀的嗎?哪有這樣裝訂起來的書籍?
武則天隨手將線裝書遞給身邊的劉祎之,說道:“諸位愛卿也看看吧。”
元萬頃、杜審言等人便立刻圍到劉祎之的身邊,爭相目睹這本線裝書。
只是看還不夠,眾人又先后傳閱了一遍,然后一個個在那里嘖嘖稱奇。
“嘖嘖,書籍竟然還可以裝訂成這樣子?”
“翻閱起來實在是方便至極。”
“收藏也是很方便。”
“是啊,占用的空間可是比卷軸小多了。”
“要是改成線裝書,秘閣能收藏書籍百萬冊!”
“天才,這真是天才的創意,裴司丞功在千秋啊!”
四個翰林學士外加四個弘文館直學士聚集在一起,先把線裝書一頓夸,緊接著就夸到裴紹卿的頭上,而且很誠懇的樣子。
裴紹卿伸手一指高凌松他們還舉著的卷軸,說道:“啟稟天后,何不將此卷軸改為線裝書發行天下?如此當可以極大的節約國庫用度。”
武則天聞言頓時間神情一動,倒是個不錯的建議。
武承嗣卻眉頭一蹙,反駁道:“不可,文曲星君所獻之1024首祥瑞詩何等重要,非黃綾卷軸不足以彰顯其莊重。”
“此言差矣。”裴紹卿搖頭道,“文曲星君所獻之祥瑞詩,重內容,而不重形式,天下士紳百姓也只會傳頌詩文及天后的教化之功,而不會在意朝廷是以黃綾卷軸頒行天下,還是以線裝書發行天下。”
“還是不行。”武承嗣急聲道,“線裝書用的是紙,非常容易破損。”
“此事簡單。”裴紹卿笑著說,“線裝書造價低廉,多多發行便是,若五冊不夠,每地發行五十冊夠不夠?”
說到這一頓,裴紹卿又對武則天說道:“正因為線裝書之造價低廉,所以才更利于此祥瑞的大規模傳播,若一縣只分得五幅卷軸,要多久才能傳遍全縣的士子?而若是有五十冊線裝書,其傳播速度便十倍于卷軸,且很有可能傳播至鄉野最為閉塞之處。”
武則天便有些意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