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等蜀紙一刀兩貫。”
“抄錄1024首詩至少需要兩刀蜀紙。”
“用紙張抄錄詩文也一樣需要抄錄吏。”
“就算紙張抄錄詩文比卷軸要方便些,”
“但是每本書的抄工費用五貫總是要。”
“所以每本書的成本也是高達九貫錢。”
“如此相比黃綾卷軸也就便宜一半不到。”
武則天臉上露出失望之色,線裝書好像也沒那么省,關鍵檔次低了許多。
裴紹卿的目光轉向武則天,鄭重的說道:“啟稟天后,臣有辦法將抄錄有1024首祥瑞詩的線裝書成本價壓低到2000錢!”
“2000錢?”武則天問道,“此話當真?”
2000錢一本,就可以極大的節約朝廷用度。
“當真。”裴紹卿肅然說道,“若是朝廷采買五萬卷,臣可以更進一步將此書成本價壓低至1500錢!”
“好。”武則天道,“那就采買四萬卷!作價六萬貫!”
裴紹卿聞言頓時心花怒放,皇商第一單就此大功告成!
不過臉上卻一臉苦色澀的道:“天后,臣說的是成本價,臣雖說是皇商,但是皇商也是商啊,也是需要食利的。”
武則天冷然說道:“你竟敢與朝廷言利?”
“這有何不敢的。”裴紹卿道,“皇帝也不能差餓兵哪。”
“就六萬貫,多一文錢都沒有。”武則天若有所思道,“頂多其他方面找補給你。”
裴紹卿說道:“這樣的話,臣有一個請求,秘閣藏書由卷書轉錄為線裝書的項目,必須得交由臣來操辦。”
“而且其采買價格,”
“得以成本價往上浮五成。”
“可!”武則天爽快的答應下來。
在她想來,秘閣藏書雖數量巨大,幾達十萬余卷之多,但也不是每種都需要轉錄,有許多藏書除了保留原本外,都可以集合成一冊,所以就算以成本價上浮五成的價格采買,又能費得了幾個錢?
看到武則天答應得這么爽快,裴紹卿也是暗暗的得意。
武則天根本不知道秘閣藏書的真正價值,他真正的意圖其實是要盜賣秘閣的版權,別的不說,光是售賣經史子集給關隴貴族以及山東士族就夠他賺個盆滿缽滿了。
何況就算是1500錢一冊的祥瑞詩集,裴紹卿也有得賺,他早就計算過。
他剛才拿來給武則天他們看的樣書是一頁紙只錄一首詩,但是實際刊印肯定不可能這么浪費,實際刊印時不僅正反面都要刊印,而且每一面要印刷兩首甚至三首詩,五言絕句的話一面甚至可以印六首詩。
所以根本就用不了兩刀蜀紙。
半刀蜀紙就已經是綽綽有余。
還有抄工,這個就更是全省。
因為他根本不打算讓人來抄,而是準備采用活字印刷術。
所以四萬冊一分攤,其成本價充其量也就一貫錢還不到。
而且裴紹卿還準備改進造紙,用遍布秦嶺的毛竹來造紙,到時候紙張成本也會更進一步降低,利潤率也會更高。
最后他還能賣詩集。
這本詩集賣給朝廷是成本價,賣給關隴貴族和山東士族就不可能是這個價格,怎么也得五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