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居然趁這間隙換了身男裝,還換了把佩劍。
待出了大明宮,裴紹卿語氣不善的問劉祎之道:“劉掌院,你不會真聽天后的,到了弘文館逼著我讀書吧?”
“哪能啊。”劉祎之笑了笑,道,“天后若真有意讓你讀書,就該安排你進國子學或者太學,而不是弘文館。”
裴紹卿道:“弘文館怎么了?”
劉祎之道:“國子監下屬六學二館,就屬弘文館學風最松、課業最輕,但是學成之后卻又是最有前途。”
學風最松?課業最輕?還最有前途?
裴紹卿笑道:“這正是我想要的學館。”
騎馬跟在后面的青玄忍不住又翻白眼。
劉祎之笑笑,又說道:“不過你的那幫同窗可不太好相與。”
“不好相與?”裴紹卿微微一笑,道,“怎么個不好相與法?”
劉祎之說道:“主要是身份尊貴,不是朝中勛貴子弟就是藩屬國王子,一個個都是眼高于頂,目無余子。”
“同窗不睦是常有的事。”
“國子監也是沒人敢管。”
“有點意思。”裴紹卿笑道。
劉祎之又道:“不過,裴司丞你在弘文館大概會很受人歡迎。”
說到這一頓,劉祎之又說道:“弘文館的這幫公子王孫雖然不學無術,卻一個個又極好面子,以往國子監六學二館舉辦文會,弘文館肯定是墊底的那個,但是你來了之后,弘文館只怕是就要回回拿第一了。”
裴紹卿愕然:“劉掌院此話怎講?你知道我不是什么文化人。”
“不是文化人?”劉祎之笑了笑,又道,“我沒有猜錯的話,文曲星君于夢中傳授于你的詩文肯定不止1024首,你肯定有存貨對吧?”
裴紹卿撓頭,這都能猜到?
都是人精啊。
……
大明宮,清思殿。
余茂淳雙手捧著線裝書,恭敬的遞給李治。
李治接過來隨意的翻了幾頁,便有些動容。
“茂淳。”李治一臉凝重的道,“此為何物?”
“此物曰線裝書。”余茂淳道,“今日上午由裴紹卿獻與天后,據說其造價極為低廉,相較于黃綾卷軸的造價甚至不足十一!”
“天后已決定改卷軸為線裝書,”
“由裴紹卿抄錄四萬冊,遍傳大唐各州縣!”
“又是這個裴紹卿!”李治頓時臉色一沉,“此子還真是屢屢出人意料哪。”
“是的。”余茂淳陰惻惻的道,“老奴原本以為此子只是有勇略,兼有謀略,卻是沒有想到竟然還兼有經濟之才。”
李治道:“真堪稱宰執之才哪!”
余茂淳凜然,這是相當高的評價。
沉默了半晌,李治又幽幽的說道:“看來,祥瑞的事是攔不住了。”
“恐怕是的。”余茂淳低著頭說道,“原本還可以從黃綾著手,延緩甚至阻止天后將此祥瑞傳遍大唐十道,然而……”
沉默了片刻,余茂淳忽又舊話重提。
“天皇,老奴以為還是應當盡早鏟除裴紹卿,以免養虎為患。”
“現在還不到時候。”李治嘆口氣道,“太平一案的風聲正緊,朕聽說連王德勝都從掖庭局被大理寺的人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