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都認為自己這一科沒戲了,結果卻大謬不然,非但考中了,而且還是第一名,被天后授予狀元之名。
狀元之名也是頭一次出現。
之前的科考是沒有狀元的。
也就是說,他宋璟是大唐有史以來的第一個文狀元!這可是要載入史冊的,想到這,宋璟就高興得想要哭。
我要回家,我要祭祖。
我要把這個消息祭告列祖列宗!
在宋璟的身后跟著姚崇和張說。
不過相比宋璟的喜形于色,姚崇和張說卻是一臉沮喪。
兩人中又以姚崇最為沮喪,因為他今年已經三十二歲,按照國子監的條令,他早就沒資格留在國子監讀書。
但如果回家讀,根本不可能靜得下心。
所以今年是他最后的機會,錯過今年就很難再考中了。
結果還是沒中,反而是自我感覺不太好的宋璟考中了。
不過,姚崇也還是替自己的這位同窗兼好友感到高興。
但總會有人接受不了事實,想著通過鬧事來改變結果。
“有黑幕,這次禮部試一定有黑幕!”一個落榜的士子聲嘶力竭的道,“渡邊麻呂一個連雅言都說不流利的倭人居然能考取進士,我等熟讀經書的大唐士子卻紛紛落榜,天下又哪有這等道理?這中間一定有黑幕!”
“走,我們去大明宮敲登聞鼓!”
“我們要向天后舉報這一科禮部試!”
士子鼓動三寸不爛之舌,試圖挑起眾怒。
但馬上就有士之反駁道:“得了吧,這次禮部試堪稱是有唐以來最嚴一科,不僅考前三天便實施鎖院,考生的考卷還必須糊名批閱!”
“閱卷的房官根本就不知道考卷是誰的。”
“再還有,往科最多取五十人,這一科卻取了百余人。”
“取中率是往科的數倍,你卻還是不中,除了怪自己讀書不精,還能怪誰?”
此言一出,頓時惹來眾人附和,把試圖挑起眾怒的那個士子懟了個臉紅耳赤,一場風波未及醞釀便被扼殺在萌芽中。
而這,也是裴紹卿特意跑來南院的原因。
因為武則天曾親口說過,只要涉及安全,守捉司就什么都要管,不只是邊陲,長安的安全更要管!
如果套用上一世的名稱,
守捉司現在基本上就是國家安全委員會。
確定禮部南院這邊不可能出現什么亂子,裴紹卿還是留張小乙帶幾個人盯著,然后帶著崔二郎和青玄回到了翰林院。
結果剛走到翰林院門口,便看到劉祎之從右銀臺門急匆匆出來。
迎面見到裴紹卿,劉祎之便大喝一聲道:“裴紹卿,你給我站住!”
“老劉,咋這么大火氣?”裴紹卿翻了翻白眼說道,“體內有火,就到咱們神仙居找個小娘泄泄火,不要老是憋著,會憋壞身體的。”
“少跟我扯這些沒用的。”劉祎之沒好氣道。
“適才天后召見我說,從這一科開始,禮部試每年取士一百余人,并且要把其中成績最優異者十余人充入翰林院,這是你的主意,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