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裴紹卿的引導下,
太平公主生命中第一次開始探討關于民生的問題。
太平公主道:“夫君,是只有七盤山的百姓如此呢,還是整個關中都如此?甚或整個大唐都是一般無二?”
“整個大唐都如此。”
裴紹卿道:“我唐初創時,全國總人口不到兩千萬,所以唐律疏才定下每丁永業田二十畝、口分田八十畝的授田標準。”
“然而,到了今天,我唐的人口早已經超過八千萬。”
“人口增長了四倍,但是全國的土地卻沒增加一分。”
“再加上有權有勢的地主,常常會肆無忌憚的兼并平民百姓的土地,所以現在每丁能分到的口分田已不足原來的十一。”
“但每戶所要承擔的賦稅、力役卻并沒有減少一分。”
“如果很不幸是三丁之家,更要承擔兵役,就更慘!”
“當年我們裴家就是因為兵役家道中落的,聽我阿爺講,我們家在當地還算殷實,都因為攤上兵役而慘遭破家,貧苦人家就可想而知。”
“夫君。”太平公主便輕握住裴紹卿的大手。
“沒事,都過去了。”裴紹卿呵呵一笑又道,“我現在不就挺好的么。”
“嗯呢,都過去了。”太平公主嫣然一笑說,“我們裴家很快又會興旺起來,而且會比原來更加興旺。”
“然而,這些百姓就沒有我這么好的命了。”
裴紹卿嘆一聲又道:“他們分到的土地只會越來越少,日子只會越來越苦,到有一天實在過不下去,就只能揭竿而起。”
“夫君,攤丁入畝!可以攤丁入畝!”
太平公主忽然想起那天裴紹卿在武則天跟前時的奏對。
又說道:“你說過的,攤丁入畝可以解決土地分配不均的問題,可以減輕貧苦百姓的負擔,讓他們有機會活下去。”
“是的,攤丁入畝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點點頭,裴紹卿又道:“但是現在不行。”
“為什么現在就不行?”太平公主蹙眉道。
“因為阻力實在太大。”裴紹卿嘆息一聲道。
“關隴的老牌世族,還有山東的世家高門都是大地主,都擁有大量土地,施行攤丁入畝那不是從他們身上剜肉?”
“他們不拼死反擊才怪。”
“所以太后都不敢輕舉妄動。”
“一個開中法就險些導致朝局傾覆。”
“若是強行推行攤丁入畝,兇險更甚十倍!”
太平公主蹙眉說道:“難道,就沒辦法了嗎?”
“辦法當然還是有。”裴紹卿諄諄善誘道,“但是需要綿綿發力,徐徐圖之,首先就是培養志同道合的利益群體。”
“再然后掌握軍隊。”
“等到政治上有強大奧援,軍事上又有后盾,”
“那時,就能以鐵腕手段強行推動攤丁入畝。”
我大清就是這樣的,簡單的一個殺字就辦成了。
太平公主有些茫然,似聽懂了,又似沒有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