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奸事件雖然只是虛驚一場,
但是也給裴紹卿提了一個醒。
正所謂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守捉司的保密工作做的再好,也難免會有紕漏,這次沒出內奸,不意味著永遠不會出內奸。
再退一步,就算守捉司的安保工作做的滴水不漏,
也難保不會有聰明的書商從刊印的祥瑞詩集倒推出印刷術,活字印刷想不到,雕版印刷還是有可能的。
薦福寺的僧人就是一個例子。
僧人能想到,書商難道就會一直想不到?
所以大規模刊印“經史子集”的計劃必須得提前。
不然的話,就很難從關隴貴族和山東士族身上搜刮到油水。
當下裴紹卿便徑直來到隔壁的學士院,找到弘文館大學士元萬頃。
劉祎之升任國子祭酒并參知政事之后,就由元萬頃接任翰林掌院兼弘文館大學士,所以要想刊印弘文館的秘閣藏書,首先得征得元萬頃首肯。
不巧的是,元萬頃不在,卻遇到了新科狀元宋璟。
宋璟最近看來過得不錯,整個人都顯得紅光滿面。
“宋校書。”裴紹卿叉手一禮,又問道,“可曾見著元掌院?”
“裴司丞。”宋璟叉手回禮道,“元掌院剛剛出門,應是去堂廚了。”
翰林院的堂廚已經建起來,此舉為裴紹卿在同僚間贏得極大贊譽。
“多謝。”裴紹卿道聲謝,轉身就往外走,準備去堂廚尋找元萬頃。
“裴司丞稍等。”宋璟卻喊道,“下官有一事相求,還望裴司丞幫忙。”
對于未來宰相的求助,裴紹卿當然是不會拒絕的,當下轉身回頭問道:“宋校書,不知你有何事吩咐?”
宋璟環顧左右無人,小聲問道:“裴司丞,聽聞守捉司下半年即將轉錄秘閣藏書?下官想要預定一套經史子集,不知可否?”
“你這是聽誰說的?”裴紹卿道。
宋璟愕然道:“這難道不是公開的秘密嗎?”
“公開的秘密?”裴紹卿皺眉道,“宋校書此話怎講?”
宋璟道:“不是裴司丞你在朝會上提出來,要將弘文館秘閣的十余萬冊藏書,由卷書轉錄為線裝書?”
“只是轉錄為線裝書而已。”
裴紹卿道:“沒說要刊印經史子集。”
“害,這不是明擺著的嗎?”宋璟笑言道,“別人都說你裴司丞是雁過拔毛,石頭掉在守捉司你都能想辦法榨出油來。”
“秘閣藏書交由守捉司來負責轉錄,”
“裴司丞你不打算刊印經史子集來賣?”
“別人信不信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不信的。”
裴紹卿便只能夠翻白眼,當別人跟你一樣聰明?
不過,既然宋璟都已經猜到了,也就沒必要再隱瞞,瞞了也沒有用。
“此事請務必保密。”裴紹卿道,“不然要是讓那些世家高門知道了,肯定會對政事堂的宰相們施加壓力,到時候再想刊印秘閣藏書就難了。”
“裴司丞放心。”宋璟忙道,“此間厲害我曉得的。”
“好。”裴紹卿點了點頭又說道,“此事我記下了。”
“多謝裴司丞。”宋璟不意如此順利,不禁大喜過望。
宋璟的喜悅也完全可以理解,畢竟對于這個時代的讀書人來說,書籍的珍稀程度那是超乎想象的。
有句話說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