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他都乞骸骨了。”
“總不能一直賴在長安。”
說到這里一頓,又說道:“阿忠,此事由你出面去辦,你先找裴匪舒,裴紹卿這狗東西絲毫不顧裴氏祖宗,裴匪舒眼里卻還是有祖宗的,你找他,讓他居中轉圜,無論如何也要把這一千套經史子集搶買過來。”
“喏。”裴忠叉手應喏。
……
與此同時,在劉仁軌府邸。
“阿公?阿公!”劉冕大呼小叫的進了劉仁軌的書房。
“阿冕,你又沒去國子監?”劉仁軌皺眉道,“你呀,真是太不上進。”
從經史子集的謀劃與布局,再看自己的長孫,劉仁軌不由心下長嘆息。
如果讓寒門子弟有書可讀,像劉冕這樣的憊懶貨是肯定不會有指望了。
不過劉仁軌并未因此動搖,因為他十分清楚,他們家跟杜氏、楊氏、裴氏、崔氏等百年世家是沒辦法比的。
這些百年世家樹大根深,底蘊深厚。
而他們劉家的這一支卻全靠他撐著。
一旦他不在朝堂了,立刻就會敗落。
所以,還不如趁著自己還在朝時搏一把。
此事若是辦成,當可惠及劉氏子子孫孫,尤如曲阜孔圣后裔。
“阿公,先別急著數落我。”劉冕卻絲毫不知劉仁軌的良苦用心,問道,“孫兒聽說你要從守捉司買下一千套經史子集?”
“再免費贈送給國子監的寒門子弟?”
“不錯。”劉仁軌道,“是有這么回事。”
“為啥?”劉冕急道,“阿公你為啥要這么做?”
“阿冕,做人不能忘本。”劉仁軌說道,“你阿公也是寒門出身,所以想在致仕之前,最后幫一把國子監的寒門子弟。”
“不幫,憑什么幫他們?”
劉冕道:“這可是四十萬貫!”
“別鬧。”劉仁軌雖然溺愛劉冕,卻半點不露口風。
又說道:“這是阿公最后的遺愿,你難道也要反對?”
“阿公。”見劉仁軌都這么說了,劉冕便只能作罷。
……
轉眼之間,十天過去。
印刷局也把一千套《經史子集》刊印好了。
油墨、紙張、字模都是現成的,所以速度就很快。
全套《經史子集》總共有二十五冊,每冊九十萬字左右。
跟祥瑞詩集一樣,為了彰顯出檔次,封面都以檀木為骨,顯得厚重。
“司丞,一千套經史子集,共兩萬五千冊,都在這里了。”楊七指著面前堆積成小山般的書冊說道。
“好,你辛苦了。”
裴紹卿說完又環顧四周道:“大家都辛苦了。”
說完,又回頭吩咐青玄道:“青玄,給每人發放兩貫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