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冥大世界,但有人煙處,便有孔陸大道尊香火供奉,碑文敘功。其聲名之隆,可要比“阿彌陀佛”響亮得多了。
八萬年前,孔陸大道尊橫空出世,重新奠定青冥大世界的道統,影響至為深遠。
一界之元首,大道之至尊,當之無愧。
傳說孔陸大道尊駐世三十三載,飛升之前,于極天之上點化了這座“太閣”,高出巍巍地陸八百萬里之上。
每月月半之時,修為達到“人元境”之上的巨擘大能,便能在“逍遙令”的引導下神魂附之,以近乎瞬移的速度,來到“太閣”之中。
所有人都隱匿了身份和修為,示現為虛空魂象,仿佛鏡花水月之照影。
如此盛會,所為三事。
一來打破門戶之見和身份顧慮,切磋道術。
二來小范圍內交易珍寶,互通有無。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事——孔陸大道尊傳下《道經》四百卷,立于太閣之上。但是每一卷的卷首,都以一種特有的謎面封印。
后人唯有勘破入門之謎,方能取得真經。
所謂的“謎面”形式是——
“偈語”一百卷。
“陣門”一百卷。
“圖形”一百卷。
“聲律”一百卷。
放眼望去,倒有三分之二的人,是為了破解孔陸大道尊所留《道經》玄關而來。
楚寧孤零零的立在一方小亭中。
方才還躊躇滿志,現在忽然有些沮喪。
剛剛為“太閣”之上的壯麗景象震懾,楚寧心神動蕩,未及細思,產生了一個致命錯覺。
他想當然的以為,結識人元大能,甚至自己也混跡其中,必然能獲得非凡的好處。
如同那些無孔不入的微商,假裝和馬云、王健林很熟的樣子,會后混一張合影,便是借力敲門的本錢。
但是仔細一想——
太閣之上,俱是人元境身份,自己的真實底細不能暴露;
離去之后,現實世界,其實和逍遙會切割了一切聯系,并沒有自己騰挪的舞臺。
通俗說來,“和人元境大能談笑風生”這件事,其實并沒有變現的渠道。
冷靜下來看。
逍遙令名聲雖響,其實能給自己的助力,絕沒有想象中那么大,真不如一個“系統”實惠。
至于這身份本來的三種效用:
切磋道術;
交易寶物;
破解孔陸大道尊親傳“秘鑰”;
對于楚寧這冒牌大能而言,都是天方夜譚。
思來想去,也唯有先試著打打秋風了。
聊以欣慰的是,現在的楚寧只是個小蝦米,大佬們指間隨便漏下點什么,他也受用不盡。
至于這條路潛力有限,那也顧不得了。
救急要緊,來日方長。
抬頭一看,有兩人立在一座清池邊緣,小聲談論。
只聽其中一人道:“澄萬慮,調遠神,使內無物擾,外無塵攖。任彼一切有情無情之魔障,皆不能乘隙而入……”
另一人搖頭道:“魔端萬種,大道難聞。單單是調和內外法,只怕還做不到圓滿無漏……”
太閣之上,不但面容不可辨,修為不可測,就連說話聲調,也是一般無二。
見楚寧施施然走來,左邊這人微一拱手,道:“道友也要參加這‘辟魔法’的辯論么?”
楚寧把心一橫,高聲道:“二位道友。叨擾了。在下手頭有些急,向二位借取十……二十萬兩銀子,不知方便否?”
二人都是一怔,顯然十分意外。
左邊那人茫然道:“銀子?道友要這些凡人用的玩意作甚?”
楚寧迅速進入狀態,感慨道:“游戲人間,入鄉隨俗,倒也別有趣味。”
剛說話的這位一頷首,道:“原來是‘六行’一脈的道友。若要用金銀,以你我這般修為,使個‘虛空造物’之法,豈不方便?”
“若嫌‘虛空造物’之法于緣法運數微有小損,那隨意尋一塊石頭樹根,使一個‘點石成金’之法,同樣能應付過去。”
楚寧不明覺厲,立刻接不上話。
好在右邊那位卻給楚寧打了個圓場,笑道:“是了。想必這位道友,動用了‘深境轉’一類的法門入世深修,輕裝簡行,并封印了部分神通法。”
左邊這位恍然點頭,道:“有理。”
楚寧又生一計,道:“倘有二百塊下品靈晶,倒是與俗世中二十萬兩白銀價值相若。不知二位可能相借救急?”
入門層次的修道者,尤其是進入仙門又重取人間富貴之輩,卻使得凡人所用的金銀,與最下等的修道用度打通關聯,有了兌換可能。
只要有過仙門履歷,就算做幾年記名弟子下山,也能立下富貴基業,原因便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