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寧快步上前,很快就跟上了前面那幾人。
蕭規曹隨,來到一座清池之畔。
翠亭閣道,跨水而過。清波閃爍的水池旁,一片橢圓形的茵茵草地上。玉案淺座,佳釀珍果,早已布置妥當。
對于資質非凡的修道種子,鑄劍門禮遇甚厚。
先前六七個少年,尤其是搶先占了上座者,見楚寧到來,都是心生警惕。
單看楚寧的形容氣度,一看就是眼高于頂之人。如不肯屈居末席,只怕就要起爭執。
好在楚寧只是淡淡一笑,便旁若無人的往最后一處空席上座了。
不遠處的中年侍者,見落座的諸位都是正襟危坐,不由莞爾。
這人上前一步,道:“此間并非宴席,而是念及諸位登山辛苦,又未用午餐,所以呈上一點小食。所以列位不必等候三位長老入席。隨意用餐便可。”
此言一出,大家都放開了不少,拾起玉箸,各自飲食起來。
大家多少有些矜持和傲氣。
除了早時一同上山的那三人似是舊識,其余諸位,竟一句搭訕結交的話也無。
一舉一動,都節制而有分寸。
約莫過去小半個時辰,草席之外,手捧麈(zhǔ)尾的一個童子,忽然高聲道:“上師到!”
楚寧等人,一齊起身見禮。
只見空中三個黑點,迅速擴大,然后迎面落在面前草地上。
撲面望來,三具座駕,截然不同。
一只青鳥。
一架銅車。
還有一件載具最為簡明,淺而扁平的一架飛舟,幾乎相當于一張尺寸放大的滑板。
三上師依次落座。
對于本次“特選會”的考辨上師,眾人早有耳聞。
左邊這位頭扎逍遙巾、身著青黑雙紋道袍的清癯老者,名為邵常韻。明德殿長老,主管一宗之功過賞罰。
右手邊這位,一樣是頭扎逍遙巾,身著一件寬袖短襟便服,面目方正,眼窩深陷,名任清平,紫光殿長老,主管宗門典冊收藏。
中間這一位顯然是首領。此人頭戴玉葉冠,身著白玉素衣,黃面濃眉,雙目有神,名馮紫英。乃是本宗三位副掌門之一。
論修為,都是“妙諦自足”之境。
在孔陸大道尊革新道術之前,前古時代,有一個更加耳熟能詳的名稱:
金丹境。
馮紫英目光一掃,眼神十分柔和,笑語盈盈道:“諸位免禮,請各自落座。”
又說了幾句勉勵的場面話。
左側邵常韻長老,淡淡道:“正會開始吧。就依照座席次序,依次上前。”
與馮紫英不同,邵常韻、任清平,都是冷峻而不茍言笑的風格。
下首第一座上那藍袍少年,先前三人小團體中為首的那位——聞言毫不猶豫的離席,占定正中,舉手一拜。
口中自信道:“弟子湛葉丹,自信于‘六藝’之中的樂道頗有天賦。”
馮紫英依舊是面帶微笑,道:“擅長哪一門樂器,請試之。”
隔著淬骨、練氣、貫通三重境界,對一位少年用了一個“請”字,也算是折節下交了。
湛葉丹言辭依舊簡練:“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