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逍遙會前,楚寧本來是籌謀了一個故事,利用諸位大能,為自己謀取一點好處。
但是經歷了這一場驚天變故,得了孔陸那家伙所贈的丹方之后,便再無必要了。
此時此刻,在楚寧心中,想到孔陸其人,已經很自覺的把后面“大道尊”三個字換掉了;從“孔陸大道尊”,降級成了“孔陸那家伙”。
丹方……
楚寧心神沉浸于逍遙令,仔細琢磨。
沒想到,他給自己準備的積累功行的路徑,竟然是三十六種實行大道中,作為“六本”之首的“食”之一道。
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吃”來積累功行。
就像棋道分為求道、求藝;追求神之一手、我之一手的區別。
“食”之一道,也分為兩條道路。
一種名為“吞噬道”。
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子,吞食愈多,功行積攢愈多,上不封頂。不過,所食的是“靈食”范疇內的食物。尋常五谷,全然無用。
此法看似不錯,扎實穩定,可惜效率極低。一個中等資質者,每天要吃大約二十來斤靈食,持續百年左右,方能完成練氣一重到練氣九重的積累。
每天吃如此多的食物,已經不是美差,而是一種酷刑,非得有大毅力之輩,方能堅持。
另一種名為“知味道”。
入口必是美食;并且尋常食物入不得眼,非得品嘗從未吃過的精致美食,品嘗其中精妙細微的五味變化。
通過味覺的玄妙和滿足,感通刺激“真常心識”,從而實現功行的飛速增長。
一盤頂尖珍饈,抵得上“吞噬道”吃上數日乃至月余的收獲。
嘗遍美食是一種享受,效率又奇高。
看上去這“知味道”比之“吞噬道”,不知道高明了多少。
但是“知味道”也有一種巨大的局限。
那就是,每品嘗一種仙膳美食,對修道人的味覺都是一種傷害,學名叫做“味怠封印”。非得事后蘊養良久,方能恢復。
如果不加節制,就算一次性吃上千萬種美食,在你的味覺處于封印的狀態下,效用也微乎其微。
所以,奉行知味道者,每吃上一道美食,就要歇上許久。
像經營古玩店,走的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路子。
而孔陸所贈的“回味丹”,正是為了消解“味怠封印”而創。
服用之后,己身在一定時間內化作“先天知味”之體,無論品嘗多少美食,味覺不衰,來者不拒。
修道進境之速,可以輕易達到常人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