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長老放心,楚寧豈是這般不知好歹的人?”
云清流、馮紫英不想楚寧如此豁達通透,對視一眼,長出了一口氣。
云清**神一振,為楚寧細細道明原委。
行功勇猛精進,突破速度打破一宗紀錄,姓名牌位列入一宗名人堂中,這已是極高的成就。
以后至少成就真一境界,逍遙一世,快意瀟灑,不在話下。
但楚寧極有可能是修為通天徹底的大人物真正看中的仙道苗裔;對他,便有著更高的要求。
日后降妖除魔,正定綱紀,甚至供奉于部洲、乃至神域中,都須有一身真正的本領。
說破開去,就是斗戰之能!
如此手段,你若說先將修為提升,待成就妙諦、真一境界之后,再去著手修煉補足,那已然遲了。
欲奉行此內外兼修之大道,有一具箴言:
“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
又有四字箴言云:
“道術相須。”
也就是說,你道行修煉到哪一步,神通鍛煉就得及時跟到哪一步。
云清流原擬半年后就與楚寧說及仙武修持之道,沒想到楚寧破境如此之速。破境快也不要緊,若楚寧的破境之法是棋道,又或是六藝、六御中的其余諸道,那修道快慢,全憑他自家本事。
可是偏偏是“食”之一道。
如果楚寧產生誤會,以為是宗門吝嗇,舍不得敞開仙膳供應,所以尋了個借口。他們就坐蠟了。
好在,楚寧十分通情達理。
楚寧也有自家安排。
一來,每日一道仙膳的修行速度,已是極為可觀。
二來,自己煉制積蓄丹藥,勢必要消耗大量藥材,也需掩人耳目。所以并不急于將效率提升到最高。
雙方心結打開,楚寧本擬此行已是完全說透了。
正欲告辭,但是四位掌門卻并無一人開口;反倒依舊是躊躇拿捏的態度。
楚寧心意一轉,微笑道:“若是另有吩咐,請四位一并直言。”
馮紫英、黃永圖三人神色微一交接,都驚訝于楚寧的敏捷。
但云清流卻似并不意外,左手輕輕拂袖,沉吟道:“那老朽就直言了。”
“你的仙武斗戰之修持,吾等本擬是由黃師弟指點于你……但是你資質之強,又大大出乎意料。本宗卻有一個現成的客人,由他來傳授,效用勝過吾等十倍。只是這位客人……”
楚寧哈哈大笑。
大袖一揮,曼聲道:“只是此人自有仙風傲骨,又或者脾氣古怪,未必將我這洲牧內弟子放在眼里。若是傲意難容,勢必多生齟齬,是也不是?”
這一下,不止是馮紫英,就連云清流,也是又驚又喜。
楚寧鄭重道:“四位請放心。如此好意,楚寧豈會不知輕重?”
這是真心話。
楚寧對于人情練達,也是甚為熟稔的。對于上位者,巴結容易,奉承容易,但卻做對人長遠有利、眼前卻未必舒服的事情,卻需要承擔相當的風險。如果楚寧與云清流四人是上下級的關系,如此可稱一個“忠”字。
楚寧又道:“想必四位口中之人,就是知味閣上有一面之緣的那位‘青霞先生’了。不知此人是何身份?莫非……是本宗的太上長老一類?”
云清流四人聞言,不由莞爾。
方才他們還驚詫于楚寧的才智心性,但是這句話出來,又暴露了他天真的一面。
馮紫英微微笑道:“當今仙門,宗門制度,并無‘太上長老’這一說。本宗大小事宜,皆是云師兄一力做主。”
戚正方接口道:“這位青霞先生,身份是‘觀察使’。并非本宗之人。只是因為三年以前,鑄劍門恰好成為了‘觀察點’,所以他才客居于此。”
楚寧若有所思,道:“我明白了。”
……
ps:非常抱歉,斷更了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