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枚玉笏,輕輕一個觸碰。
在接觸的一瞬,楚寧透過面具,看清來人面目——果然是二十余日之前當面見過的常鈺真君。
瞬息之后。
楚寧已然“看見”,自己玉笏之中,多出一只三寸高的小瓷瓶;另外還有一張五顏六色之物,縱橫四寸。如果不是提前知曉其名目為《神機八卦圖》,還道是袍服之上的刺繡補丁。
這樁交易做完,原本熱熱鬧鬧的太閣,忽然變得有些冷清。
矚目的焦點并非得了大便宜的楚寧;而是剛剛大出血的常鈺真君。
一眾大能的態度,都有些微妙。
甚至有些警惕和審慎。
楚寧略一思忖,也回過味來。
天霄神域對于所屬弟子愈看重,且由人元境大能親自出面,寧肯大出血也要籠絡住頂尖道種,顯然是正面駁斥了先前兜售符箓的那位大能的“高論”。
在“攪動”的局勢之下,天霄神域雖然猝不及防遭受了些許損失,但是其人元大能入局的決心,似乎要較想象中強出太多!
從今以后,青冥大世界,多事矣。
看透這一點,楚寧欣然上前。
提起金筆,在“秉忠貞之志”后補上了“守謙退之節”。
金珠入手。
神意一覽,不由有些納罕。
有“驚喜”;
又可以說沒有。
在一部正統道決傳承之后,果然附錄了一道孔陸所傳承的文字。
但是觀其內容,竟是“煉器”一道的入手真訣,號稱“器道二十四法。”
自從有了先天知味之體,楚寧在修行上已有了“兜底”。如今再加上身魂兩分,帶來的在棋道、陣道上的便利。可以說在修道速度上的天賦,楚寧早已溢出了。今日,卻再度入手一門。
盡管真正資質不凡之人,都是有主有從,兼修諸道;但是也從沒聽說,三十六種實行大道,嘗試越多越好。
更何況,處于對孔陸所留機緣的戒備心,如無必要,毋寧不用。
通傳道術環節完成之后。
一眾大能再度聚集一處。
只聽一人問道:“敢問道友,這一局偈語,有何故事和循?《至尊行述》之中,如何記載?”
一連數月,《四百謎》所破解的內容,都是冥心境躍升至人元境的真經妙法。
此等經典,對于楚寧而言,太過遙遠;對于諸位人元大能而言,終不能轉世一回,又或者散去修為重新來過。所以用途同樣不大。
所以,通傳道經本身,竟漸漸退于次要位置;聽楚寧講述故事源流,反倒是其中頗有回味之處。
楚寧心意,似乎浮動;但是頃刻間又沉寂下來。
環身望了一眼,淡淡道:“這是孔陸大道尊在市井之中從說書人口中聽聞,似是一朝名臣之贊詞。其中詳情,語焉不詳。”
如果是往日,楚寧大約很享受這種周遭人元大能沉醉故事的快感,肯定要半真半假編造一個精彩故事;但是此時此刻,他心意剛健,光明磊落,忽然覺得此事也并無太大趣味。
一眾大能,各自搖頭散去,似乎面上有幾分失望。
返歸之后,只過了一刻鐘,明長青已到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