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時父也把打發好的蛋液拿過來,遞給時姜。
時姜,用著細篩子把舀來的面粉,再細細的篩了一遍,然后這才倒進那蛋液里攪拌。
攪拌好后,就倒了一半到另外一個盆里,倒到一半,把剛才炒好的肉松給密密麻麻的鋪了上去,等完全鋪面了表面,又開始重新把剩下的蛋液全部倒完。
做完這一切,再用蓋子蓋好了那盆,放到下面是熱水的蒸籠里開始蒸。
半個小時后,濃郁的香氣從鍋里蔓延開來。
時父時母一臉驚喜,這是做成功了?
時姜讓時母熄了火,然后把盆端出來,直接找了塊干凈的紗布,把蒸好的蛋糕倒扣在紗布上,輕輕一拍一抖,那蒸蛋糕就整個脫了模。
拿了刀,把蒸蛋糕分成小孩子巴掌大小,趁著熱乎勁,時姜把其中一塊分成兩瓣,丟進父母的嘴里。
又撿了一塊,自己咬上一口。
雖然不是很滿意,不過在這邊縣城里,恐怕算是獨一份了。
“好吃,姜兒,這中間松軟可口的就是那豬肉?”
吃到中間那肉松,配合著蛋糕的香甜,風味實在獨特,讓人忍不住還想再吃一塊。
“對,豬肉這般制成就叫肉松,其實不光是豬肉能這么做,其他肉也是可以的。”
聽到這話,時母呆了呆,然后問道:“那魚肉行不行?”
時姜笑著回道:“當然可以。”
聽到這話,時母和時父互看了一眼,眼中閃過一抹驚喜來。
對于那蛋糕,他們其實更喜歡里面的肉松。
若是魚肉也可以做的話,那可比豬肉劃算許多了。
畢竟他們這邊靠近河道,南來北往的商船不少,當然下河捕魚為生的漁民也不少。
只是,魚肉多刺,吃起來太麻煩,肉又不多,喜歡吃的人,大多數是有錢人。
可鎮上的有錢人才有幾戶?
大多數都覺得,花這錢買魚吃還不如花十幾文錢買斤肥肉,又能熬油又能做菜。
而窮苦人家,誰愿意花錢去買魚?
實在想吃了,就自己放一網,雖然比不上賣的大,總能撈上個幾條,根本不需要浪費那錢。
所以,魚在這邊的價格可以算的上是賤價,才六文錢一斤,還是沒人要的價格。
要是魚肉也能做出這么好吃的肉松來,就不信鎮上沒有人會愿意買。
不用時母開口,時父扭頭就拿著兩個大桶出了門。
等到了晚上回來時,桶里大大小小總有二十來條兩三斤重的魚。
在時姜的指揮下,殺魚剔骨,一家三口忙碌了一晚上,等吃上熱乎飯時,已經是快半夜十二點了。
不過三個人一點都不覺得累,看著旁邊滿滿一大盆,大約有二十斤左右的魚松,三個人的眼中滿是興奮的神色。
時姜也沒想到,只有一開始還需要她動手指點,到后面,變成了時母的主場。
炒制魚松,幾乎是她一手包下來的。
“娘,這肉松晾干后,得密封,免得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