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了這臘腸,完全可以彌補以后走商的那支隊伍,人人都能啃上一口香噴噴的臘腸。
時姜帶著這一大筆銀子回來后,立刻大手一揮,喊了村子里現在沒事的壯勞力,讓他們幫著去三下那一片荒地把草割了,把房子給起起來。
按照時姜的要求,這屋子特別奇怪,怎么說呢,平常人家的家里墻壁高度最多也就兩米多點的高度。
而這墻壁,足足有四米多的高度。
原本村子里楊家的流言蜚語終于稍稍安靜了一會兒后,立馬就又被時姜整的這一出給刺激到了。
不過,那些婦人倒是不敢當著時姜的面說這些話,畢竟誰也不會跟錢過不去。
“等這豬圈建好,再在不遠處靠近山腳的地方建個兩層樓的房子。”
時姜對著造房子的人吩咐道。
那些村子里的壯漢聽到這話,點頭之余,干活越發的賣力了。
只要有活干,那就會有錢拿。
如今正是農閑的時候,不用出遠門,在村子里就能把銀子掙了的好事,誰不愿意啊?
王大妮和劉盼娣聽到這些消息時,暗中吐口水的同時,紛紛覺得時姜的腦子應該是真的瘋了。
不光花錢去買了塊荒地不說,還花這么多錢建豬圈和房子。
楊鐵忠和楊鐵信卻是滿臉的懊惱,看到母親居然愿意出錢請人建房子,村子里的人自然是賣力的很。
可這生意若不是自家母親的話,他們兩兄弟也能在這農閑的日子里,輕松的賺些銀子了。
時姜不知道兩兄弟腦子里想的這些,若是知道的話,必是報以冷笑。
自己母親建房子,作為兩個壯勞力的兒子居然沒想著主動去幫忙建不說,心里居然還盤算著賺她的銀子。
人多力量大,很快荒地那邊一改面貌,四米高的圍墻,架上橫梁和瓦片后,圍墻上都有空出來的窗戶,里面用青磚給砌成一個個豬欄。
這樣子的豬圈,一共建了兩間,并排而立,每間足以養上百頭豬。
而山腳那邊的樓房,也按著時姜畫的形狀給建的有些類似火柴盒一樣的四四方方的兩層樓。
不過,一樓是客廳和餐廳還有廚房間,二樓是住的房間。
最主要的,是這二樓的房間里建了衛生間,通下水管道的管子材料用的是毛竹。
還在樓后面挖了一個化糞池,這些洗漱用的廢水,剛好全都流到這化糞池里。
等這樓建好了,時姜才開始讓村里的人建圍墻,把這塊荒地團團的圍了起來。
圍墻建好,大門按上,小樓層也晾的差不多,可以入住了。
在楊家兄弟不知不覺中,時姜搬了家,他們都不知道。
等知道時,已經是半個月后的事情,那還是時姜喊了殺豬陳幫忙,聯系了周圍十里八鄉養豬的賣豬仔給她。
可就算時姜搜刮了這十里八鄉的豬圈買豬仔,也就買到了六十八頭。
連一個豬圈,都沒裝滿。
對此,時姜是一點也不著急的。
與此同時,縣城那邊望天樓的李掌柜派了人來,問時姜訂了第二批的臘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