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讓張清元借此一舉領悟了水之劍意。
回想起自己對于這一門武技的修行,結合自己重溫這一門武技修煉的原版描述。
張清元忽然發現,自己從一開始就走上了另一條路。
“或者說,從我將拔劍術修煉到小成開始,實際上我已經是按照著我自己的想法進行修行。”
“如今我修行的拔劍術,與其說是拔劍,還不如說是藏劍術,蘊劍術!”
瀏覽原版拔劍術武技當中的修煉描述,再結合自身的徐行,張清元面上露出一絲莫名之色。
以如今張清元的實力。
自然能夠看出其中的奧妙。
他所身懷的拔劍術,可以說是基于拔劍術,但卻又脫胎于拔劍術。
與尋常人的拔劍術根本不一樣。
“上一世的九年義務教育,就讓我心底里不曾迷信權威,所以來到這個世界,修行武技的時候并不是刻板按照里面的描述進行修行,而是在其整體不變的基礎上,于我自身為參照進行了一些略微的改進。”
“而我本身,又有著熟練度面板作為金手指,可以看到改進之后熟練度的提升速度,可以印證我自身改進之后的正確與否。”
“實際上,不止是拔劍術,連其他的術法武技,都與原版有著一定的不同。”
“這些由我自己參照熟練度面板的細微改進,讓這些術法武技成為了最契合我自身修行的方式,這也是為什么修行術法武技越到后面,對比其它人速度越快的原因!”
這一刻,
張清元心中產生了一股明悟。
他忽然明白,為何自己身懷著這么多大成圓滿的術法武技,但其它尋常的修士有一門小成武技就已經很是了不得的原因了。
這和前世考試做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說術法武技是前世教科書上的公式的話,那么這個世界的普通修士就是對術法武技進行死記硬背,然后達到熟練默寫出來的程度。
而張清元不同。
他在死記硬背的同時,還嘗試理解這公式當中的含義,并且以其為主體,在不改變其公式正確的前提下,進行一系列的衍生改造,純熟運用,最終達到融會貫通的地步。
就比如一個公式:X·X—1
普通的修士只會死記硬背這個公式,但張清元卻知道這個公式可以拆解成為(X+1)·(X—1),并且還懂得利用這種方式使得自身對公式的理解不斷深入。
正是因為與這個世界的大部分修士幾乎完全不同的學習方式,使得張清元能夠異于常人,對無論是功法還是術法武技的修行,越是深入就越快,越加能夠領悟其精深的境界。
當然。
能夠做到這般,熟練度面板在很大程度上功不可沒,正是因為有熟練度的顯示。
張清元才能夠判定自己的改進理解是否正確。
“原來算起來在修行的時候,我就一直在走出自己的道路,可以說是另類的一種創法。”
“這樣的話,我也不用擔心,自己能否創造出來了!”
這一刻。
白玉蒲團上的張清元面上滿是自信。
“拔劍術從拔劍,到我逐漸改進成為藏劍,最終蘊劍大成圓滿。如今這一門武技已經到了極限,想要提升威力很難。”
“無論是藏,還是蘊,所匯聚的劍意都因為人的緣故而產生了極限。”
“但人類的能力是有極限的,越是修行,就越會發現人是有極限,除非做出改變!”
匯聚前世的各種知識,張清元忽然有了一個想法。
......
ps:第二更要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