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獎第三天,各地抽出一等獎和特等獎的人已經超過兩百個了,這可不是全部,是各地的分區域。
但白記還是利索的當場給抽獎瑞兌獎,特等獎和一等獎還進行了簡單的頒獎典禮,拍照留念什么的。
對白記記恨的企業和團伙看著白記這操作,一邊罵,一邊又不得不承認,白記此舉的確大氣,也把這活動的氣氛炒的很熱。
也不知道白記到底是哪里聘請的策劃師,居然每一次都能策劃的這么成功。
別看白記只是一個小村子辦的廠子起來的,可這些年這一系列的舉動下來,任誰看都要要說一句佩服。
白記這些操作,一步一步,一開始看起來似乎是不可思議的,沒腦子,吃虧的,但是到最后有人復盤一看,每一步都那么的精巧,配合的剛剛好。
可以說是自打白記的營銷手段成功以后,模仿的人就眾多,但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在第五天。
兌獎的卡片在市場上已經賣到十八塊錢一張了。
把卡片炒熱起來的人除了對精美服裝勢在必得,也有著到了這個地步,錢都花了那么多了,要是半途而廢既丟臉又不甘心。
這時候,完全就是不服氣加賭徒心里了。
不就是錢嗎,她們這些家里有生意的人最怕的就是別人說他們家里沒錢,財力不夠雄厚。
既然參加,那肯定是要拼到底的。
這個時候,陳天明幾人悄悄的吩咐著人在出售卡片。
一張
一年一度的盛典閉幕。
牛羅村似乎也要安靜下來。
每年節日盛典,牛羅村總會熱鬧上一周。
海內外,大江南北的人都會被吸引到牛羅村。
每當這個時候,牛羅村在外面的人都會回來,不論是哪一行業的大佬或者精英,不論多忙,這個時候都要抽空回來。
在外面是精英也好,大佬也罷,回到牛羅村,不茍言笑的他們臉上也不由的露出柔和可掬的笑容來。
比起盛典還沒有開始的時候牛羅村的外圍就開始熱鬧非凡,牛羅村的內部,不管是節日盛典前后還是節日當天,都相對的安靜。
好像和百年前一樣,牛羅村的房屋環境沒有多少的變化。
任憑牛羅村外圍已經高樓佇立,車水馬龍,牛羅村內部還是和百年前一樣,白色的墻面上的圖那么的鮮艷明亮,村中那最高的大樹一如既往的茂盛。
樹屋還在還穩穩當當的落在大樹上,一切好像還和從前一樣。
回到牛羅村,沒人敢擺架子。
“李太爺爺,這是去哪里啊”
“陳太奶,曬太陽呢”
“喲,
大爺爺,您都八十了,還下地啊,您這身子真硬朗。”
“白大姑,我們剛進村就聽到您再教訓孫子啦,咋了,這小兔崽子又惹禍啦”
年近四十歲的李德寶是國際知名導演,每年排隊想找他拍攝電影的人數不勝數,想找他合作的演員制片更是數都數不過來。
他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上都無比的嚴厲,往往一個眼神就能讓心里發顫。
但是,此刻,他進了牛羅村的地界后,看到那高大的大樹,臉上的線條不自覺就柔和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