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般情況下來說,今年的《康熙》也已經到了尾聲,收視率等等各方面也應該為這個系列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了。
這樣的一部大戲,原本怎么也不應該輪到方默。
但是架不住這部戲拍攝的時間太早了!
此時正值新年前后,北影廠雖然陸續有人回歸,但是龍套卻不夠了!
實際上整部戲本身需要的龍套并不多。
但奈何如今剛剛過元宵節,大多數人要么返鄉未歸,要么就是歪瓜裂棗太多,更加關鍵的是,一個劇組如果需要大量龍套的情況下,是絕對不會采用同一批人的。
這是拍攝影視劇必然要注意的情況。
那種同一個人飾演多個角色劇組,不是太窮,就是劇情需要。
可后者只是特例。
張國粒雖然是找龍套,但總不能去找一個個非人哉的吧?
可劇組耽擱一天,就是十幾萬,誰會愿意因為龍套而將行程耽誤下去?
正當張國粒頭疼不已的時候,偶然間想到了三大藝校。
如今正值藝校招生的時候,按照往年的時間算一算,三大藝校差不多已經陸續有學生回歸了。
正好張國粒也要和三大藝校進行更加深入的合作,自然也就有了這一次的選拔。
選拔什么呢?
一方面是為一些小配角進行挑選,另一方面則是需要大量龍套。
為什么?
便宜啊!
藝校的學生在這個年代如果是正常的畢業工作,那沒說的,一天二十左右。
普通的龍套只有五塊到十塊。
甚至有的劇組一天只是管一頓飯。
但是如果像這樣的實習,那么一天只管一頓飯就夠了!
一頓飯是多少?
按照這個年代京城盒飯的價格來說,也就十塊而已。
還不用花額外的錢。
對于學校來說,學生能夠真正進行實戰,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對于學生而言,這是一個入門作,也是一個很好的歷練。
對于劇組而言,不但節省了開銷,更是可以和學校進行更加深厚的聯系。
屬于一箭三雕的好事。
至于為什么黃三石來找方默,一方面是因為方默本人就住在北京,距離的近,來得快。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俞妃鴻的關系。
雖然俞妃鴻早就已經畢業多年了,但是和北影的關系卻絲毫不弱,尤其是和黃三石,更是私下里認識的朋友。
而此時的方默,單純論顏值,完全不下于他,這樣的一個帥哥,沒有道理浪費掉。
娛樂圈的人脈是怎么來的?
就是這樣來的。
看你不錯,就進行投資,你成功了成名了,他也臉上有光。
到時候資源互換,也是一件佳話。
不得不說,作為藝校的的老師,黃三石本身就具有相當大的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