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目標,下一步當然是如何接近。腦海中很自然的閃過前些天見到趙亮和道具師有說有笑的畫面。
方默心中一動,就有了想法。
之后的一周時間里,方默憑借著李青山帶來的為人處世,很快和道具師混熟了。
劇組的道具師是十分苦逼的一個職業。
理論上來說,劇組的一切道具都需要道具師去籌備。
尤其是古裝劇,更是如此。
就比如康熙是皇帝,他的武器顯然不可能是一把刀或者一桿槍。
想要符合皇帝的氣質,那么這把武器就只能從扇子和軟劍里挑選。
軟劍好說,這東西可以使用腰帶,平日里并不需要演員親自使用。
可扇子呢?
要知道扇子軟趴趴的,只要稍微一用力,基本上就完蛋,正打著呢,扇子分成了兩半,好笑不好看啊。
所以扇子就需要特制。
平日里,扇子作為一個裝飾用的物品,主要用于附庸風雅,用于泡妞。
但是在打斗的時候,就會十分自然的切換成鐵骨扇。
但其實,扇子卻是劇組開銷較大的一件道具。
僅次于茶壺。
至于為什么是茶壺……
自然是因為上一部的時候,有一個單元的名字叫做《茶壺記》,當時為了拍戲,砸了許多茶壺。
前世還聽過一個趣聞。
二十年之后,《康熙》劇組重聚,趙亮說出了一個很有趣的事情。
但年幾十塊錢一把的茶壺,如今竟然價值幾萬!
甚至最高的一把達到了幾十萬!
在當時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劇組的道具,當然不可能是一個人。
尤其是這種大型古裝劇,道具師更是需要更多。
只是《康熙3》,劇組就有著十位道具師。
除去兩個大師傅之外,其他人都是學徒。
雖然道具這門手藝看似微不足道,但實際上對于劇組卻十分重要。
所謂的廉價感,所謂的五毛造型,都是由造型師設計,道具師制作或者購買定制的。
兩者的關系,其實有些像制作游戲中的美術和建模之間的關系。
任你美術再漂亮,建模如果胡鬧,也不會太好看。
所以劇組的道具師往往很苦逼。
明明干著最累的活,卻動不動就被人吐槽。
劇組也不是沒有那些眼力價不錯的龍套。
但那些人討好的是誰?
要么是某某配角,要么是某些圈內大佬。
要么就是化妝、造型或者燈光之類的。
道具?
誰會去討好一個底層職業?
所以方默的主動親近,倒是讓道具師們感到有趣。
畢竟燈光、造型、化妝這些都可以對你的事業有幫助,可道具呢?
道具師一忙一天,根本沒有休息下來的時候,劇組里過得跟狗一樣,你就算結交了又能如何?
所以許多人看著方默竟然去親近道具師,都在背后笑他。
“那傻子該不會以為討好道具師,人家就能夠給他什么優惠吧?”
“怎么沒有?我聽說道具師還給他洗戲服呢。”
“噗——戲服那東西都一個模樣,今天洗了,明天一拿就全亂了,洗了有什么用?”
“所以說他傻嘛。”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