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亮看著方默,沒有說話。
“我想是十分生氣的,因為對于古代皇帝而言,這種凡是跟祭祀扯上關系的事情,都不是小事,可這樣一來,他就更加不可能下去微服私訪了,這就需要一個破局人。”說到這里,方默看著趙亮沒有說話。
趙亮已經徹底驚得不說話了。
因為方默說的事情,完全就是后續劇情的走向!
可要知道,劇組到現在可都沒拍到任何和劇情有關的事情呢!
一般拍攝的都是室內戲,都是要清場的。
而方默竟然僅僅憑借著自己的臺詞,就推斷出這樣多的東西,趙亮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說好了。
“可正是因為如此,這里就出現了一個悖論。”方默一臉無奈地解釋道:“要么皇帝大怒,將三德子送入大牢,秋后問斬,要么三德子主動認罪,皇帝不忍,讓其回家,開啟這個故事,而顯然,三德子是男二號,康熙自然不可能直接殺了三德子。”
“你怎么知道這是故事的開始呢?”趙亮反問。
“我雖然不知道劇本,但也很容易猜到啊。”方默理所當然地說道:“因為這件事,才能夠引出《康熙》系列的根本核心,那就是反腐,也只有三德子自我流放,才能夠引出新一輪的故事啊。”
趙亮仔細一想,還真的是。
《康熙》系列之所以火,就是因為披了一層古代人的外衣,核心卻是反腐。
至于說泡妞,那只是順帶。
“可也正是因為這樣,康熙的形象還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問題。”方默一臉認真地說道。
“什么問題?”
“一個帝皇,在面對祭祀結束卻遭遇手下人橫死這件事,顯然是十分憤怒的,尤其是因為自己手下的兵一手造成的,這種感覺太過憋屈,就算是康熙,也不可避免的會產生憤怒的表情,所以臺詞之中,應該是展現出了帝王的一面。”
“這不對么?”
“這對,也不對。”方默搖了搖頭。
“為什么?”
“《康熙》系列其實之所以火爆,是因為整個系列將康熙這個皇帝的形象平民化了,在人們的印象中,他不再是決定萬人生死的帝皇,而只是一位會疼、會哭、會傷心、會難過的普通人,可偏偏的,不論他怎樣處理,都會出現皇帝和普通人的形象相悖的情況,尤其是在面對三德子的處理的時候。”
趙亮徹底無語了。
方默說得對么?
可能更多的是歪理,但不得不說,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作為系列劇的最后一部,《康熙3》的劇本轉折有多生硬,那是有目共睹的。
別說觀眾了,就連演員也能夠感受得到。
但是此前,雖然趙亮知道劇本別扭,卻并不清楚到底如何別扭,如今聽方默一解釋,突然間明悟了什么。
其實這還真的不能怪編劇,要怪,也就只能怪張國粒夫婦不想繼續這個系列了。
原因其實很簡單,任何戲連續拍了三部,都是一種十分讓人感到疲倦的事情。
而且《康熙》系列的收視率已經不可避免的下降了,編劇也無法再榨干出一點靈感了。
這就導致《康熙》必須要完本。
可生硬的完本,卻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劇本的不流暢以及BUG頻繁。
這也是導致《康熙3》本身的味道就變了的原因。
然后還有最惡毒,也是最被人詬病的結局。
宜妃死了。
女主角死了可還行?
直接將這部戲的口碑砸了下去。
意難平的結局,自然引起了觀眾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