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節目火了近二十年。
那么這二十年之中,真正離開選秀節目火了的人,一共才幾個?
加起來不到二十個!
每年有多少人進入娛樂圈?
最少十萬!
十萬分之二十。
萬分之二甚至不到的概率,被你看到,你就認為所有的小鮮肉都不敬業,都是垃圾。
這合理么?
你見到的這些人都不敬業,那你沒見到的那些人呢?
華夏娛樂圈紅火到現在,一共才出了多少個一線,多少個二線?
一線不足兩百。
二線不足一千。
可娛樂圈紅火近百年,每年有多少人進入這個圈子?
誰又算過?
就算是唱跳實力差勁,除去一張臉什么都沒有的楊錦鯉,擔當演員出演的幾部作品也是可圈可點的。
所以還真的別說什么小鮮肉垃圾。
真正垃圾的,是那些幕后的資本。
但反過來,資本追求的是什么?
自然就是利益最大化。
有什么樣的追求,自然也就有了什么樣的資本。
資本的形狀,就是利益的參差。
現如今的港圈,其實已經逐漸落寞。
新生代能夠算得上成功的,也就只有區區兩三人。
這一點上,還不如彎彎。
當然,因為港圈有著一批大導演的緣故,所以港圈的電影資源是不缺的。
這也是他們的知名度更高一些的原因。
但彎彎之所以能夠后來居上,就是因為彎彎憑借著電視臺的優勢,將年輕觀眾吸引過來,這才有了彎彎藝人的崛起。
畢竟這個時代,國內看一部電影還是很貴的。
一張老電影的電影票還需要1.5元。
一部新電影也只在一二線城市上映。
全國的影院屏幕少得可憐,票房自然也別想多高。
所以免費、隨時隨地,只要休息就可以觀看的電視臺,才是這個年代年輕人的最愛。
這也是為什么后來港圈逐漸落寞的原因。
當然,有著TVB、亞視等電視臺存在,港圈也有著許多的新人出現。
然而這些人卻伴隨著TVB吝嗇的工資而出走。
時代在進步,適應不了時代的人,永遠都會被拋棄。
一個明星,他的價值就是體現在他的商業價值上。
沒有任何商業價值的明星,是永遠不出名的明星。
TVB雖然能夠捧紅一批又一批的人,但卻始終留不住人。
原因就在于此。
只想著讓馬兒跑,卻連一點草都不舍得給,還想讓人家幫忙?
呵呵。
方默這一次來雖然是旅游的,但也未嘗沒有想要挖幾個人回到內地的想法。
不過這些人不是臺前的演員,而是幕后。
經歷過在《康熙3》的磨礪,他倒是對于拍戲產生了一點興趣。
這年頭,有錢就可以體驗百味人生,沒錢只能體驗生活。
就才是根本。
只不過一時之間還沒想好到底拍什么。
按照常理,方默雖然沒有什么大錢,但拍一些小成本的制作也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