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懂事,程玉夏便沒有辜負他的好意。
畢竟她真的生病。
程家是分餐的,每個人吃多少,由趙氏決定。
最好的食物分給程老頭。
沒那么好的食物分給趙氏、大兒子、小兒子、小女兒、二兒子,接著是孫子們,然后是兒媳和孫女們。
程玉夏一家六口常年吃不飽。
程老頭和趙氏卻有著不錯的面色,大伯一家和三叔一家的面色也不差。
然而干活最多的是程玉夏一家六口。
大伯程多才在念書,念了許多年,花了許多錢,也沒見他考中秀才。
大伯的兒子程杰也念書。
三叔程多福被送去當木匠學徒,跟著師父干了十幾年活,現在是個木匠,能養活老婆孩子。
程玉夏她爹程多田年年歲歲都在種田。
張寶娟、大伯娘和小嬸娘也要幫忙種田,甚至干得不比男人少。
農活繁多時,程老頭、趙氏是要下田干活的,大伯程多才和他兒子、叔叔程多福、小姑姑程珍珠同樣逃不掉下田干活這件事。
男人下地種田,女人只需要做家務帶孩子?
這在農村是不可能的。
聽說趙氏給了程玉夏十來個雞蛋,回家吃飯的大伯娘周氏不干了,小嬸娘錢氏也露出不滿的神情。
“婆婆怎的那么好心啊?”周氏陰陽怪氣地道,“二丫又沒死,吃那么多雞蛋做什么?”
“小雞是從我家抓來養的,我都沒吃過幾個雞蛋!”錢氏嘀咕。
“大丫沒有去干活!”
“活都我們干了!”
兩人念叨。
趙氏各瞪了二人一眼,沒好氣地道:“你們有本事,你們也去見閻王呀!”
給雞蛋是她的事,倆兒媳婦不滿,是想學程大丫欺負她?
周氏和錢氏對視了一眼。
程二丫邪門,甭提程二丫了。
她妯娌倆不滿是假,想要好處是真。
于是,周氏說起老公兒子:
“我男人和兒子在念書,讀書人吃不到好的,怎么動腦學習?”
“婆婆,你看,我今年給老程家生了孫子……”錢氏抱著小兒子,望著趙氏。
趙氏生氣,一個二個都不省心,她是上輩子欠了他們?
趙氏說:“雞蛋給大丫了,你們想吃,去問大丫要。大丫不肯給,我也沒有辦法。”
從房間里出來的程大丫拿著鐮刀,看向趙氏。
趙氏移開目光。
這個孫女不是善茬。
她不想和程大丫打交道。
礙于鐮刀,周氏和錢氏也怵。
周氏端起了笑臉,詢問程二丫的病好轉了沒有。
錢氏拍了拍小兒子,說程二丫是感染了風寒,不適宜吃雞蛋。
程家的雞蛋,那是男人才能吃的。
女人想吃雞蛋,要么懷孕,要么坐月子,要么遇到好年景,田地有收成,過年可以吃一兩個雞蛋,別的時候想都不要想。
程大丫應付了伯娘嬸娘,說:“奶奶肯給妹妹吃雞蛋,你們問奶奶要。”
趙氏指著她罵:“不肖子孫!”
程大丫:“我不是兒子,也不是孫子,你罵錯人了。”
趙氏:“不孝女!”
程大丫:“你是我的奶奶,不是我的娘,你的不孝女在這!”她指著程珍珠,“我經常見到小姑姑吃雞蛋。”
火燒到自己身上來,程珍珠一瞪眼:“你胡說!”
泥坯房的隔音效果很差,程玉夏聽到廳里的女人們為了雞蛋爭吵,掏了掏耳朵,下地解決排泄問題。
到了下午,程玉夏睡過午覺,燒退得七七八八了,下地走動也不會頭暈。
她聞到風送來的牛糞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