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行千里母擔憂。
哪怕,兒已長大。
雞蛋煮了一大兜,那行李箱不但塞滿了,另外,還用一個大的編織袋裝了滿滿的一大袋。
別說,李正看著都怕了。
“媽,我這,哪拿的了啊?”
“怎么拿不了?”
“吃過飯之后,小憐送你去車站。”
“上了火車之后,哪還需要你自己拿?”
“你上次不是說了么?”
“這些都是給你準備的一些下飯的小菜。”
這個,還真是自己的要求。
李正無語了。
此時,你若是繼續爭執,硬不拿的話,最后的結果只有一個。
老媽子發火了。
嗯。
老媽子一發火,事情就比較嚴重最。
輕則火冒三丈,重則淚眼婆娑。
那個時候,你想走都不成了。
“成成成……”
“媽,我的親媽喲!”
“還是你對兒子最好!”
只能答應了。
不過,那編織袋旁邊的塑料袋里露出了兩只雞腳。
這個,還真的不成。
“媽,那些小菜到是沒有問題。”
“但是,這雞?”
“那哪成?”
“天氣這么熱,還沒到家,就壞掉了。”
“這個,就不要帶了。”
“留在家里,你跟小憐褒個湯喝。”
“對了,可以放點西洋參進去。”
“滋陰補血,效果不錯。”
這個還真的不能帶了。
自己都打算去川省了。
你說說,難不成,把它帶到川省去?
“干媽,要不,這雞就算了?”
“天氣這么熱,確實容易壞。”
杜小憐其實已經有了些猜測。
這會兒,也在旁邊勸說了一句。
如果只有李正一個這么說,田大英可能不會相信。
但是,杜小憐也說了。
田大英到也遲疑了一下。
“不是說從車只需要三四個小時就能到么?”
“這車里有空調吧?”
“怎么會壞?”
有些疑問。
“媽,你以為這是咱們的專車?”
“你去他就開啊?”
“這個,咱們不得等么?”
“在等的時候,那候車室里都是人,溫度高的嚇人。”
“這人一進去,那汗可是立馬爆出來。”
“嘖嘖……”
“你看電視的時候不是見過么?”
“那人山人海的,真是受罪啊!”
“現在還好一點。”
“到了春運的時候,那人多的,可比電視里演的還要多。”
李正描述的場面,田大英當然見過了。
每次節假日,播的新聞,那可是貨真價實,一點假都沒有。
更別說,村里人每次回家過年,聽的最多的是那什么搶票排隊之類的話。
打工苦啊!
每次過節,看著那些個年輕人大包小包的離家,田大英真的有心些心疼這些年輕人。
“正正,這么多人。”
“這些東西,你還拿這么多東西,到時候擠的進么?”
“要么媽跟你一起去,幫你拿。”
這話說的,旁邊的杜小憐已經轉過了頭,極力的在控制著自己,不讓自己笑出來。
李正見狀,可是不停的向杜小憐使眼色,這才擺手。
“媽,你的腿腳也不方便。”
“有小憐跟我就行了。”
說到這里的時候,李正從行李箱里拿出了一疊錢。
“媽,在家的時候吃好一些。”
“剩飯剩菜都倒掉,不要吃了。”
“吃多了對身體不好。”
一疊錢,三萬塊。
每年年底回來的時候,李正都會給老媽子兩萬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