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城這邊,能一下子拿出兩個億的企業,數來數去也就那么幾家。
而且,光拿出兩個億還不行,這只是收購球隊的價格,球隊接手之后,肯定還得持續投入資金,經營球隊。
按照當前的這個形勢,一年不投個十億八億的進去,一點用沒有。
更不用說,球隊被喬義折騰成現在這個樣子,曾經的主力球員都賣干凈了,剩一幫娃娃兵,隨時都有降級的可能。
人家那些企業也都不傻,這萬一接手之后,緊接著就降級了,那不是替喬義這老混蛋背鍋嗎?
所以,劉洪明游說了一圈,一個愿意接手的企業也沒有。
找各種理由推脫。
本來就夠頭大的了,于海明和宋茂春這兩人再來找他,劉洪明就更頭疼了。
給喬義施壓是不用想了,他早就施過壓了,沒用。
至于說資助這兩人搞足球,簡直是開玩笑嘛。
一個足球隊就夠讓劉洪明頭大的了,再出資建一個足球隊?
嫌他白頭發不夠多是吧?
關鍵是,出資多少啊?
一百萬?還是一千萬?
這點錢夠干什么的?再多的話,官府也沒那么多閑錢給這兩人折騰啊?
劉洪明只能是擺事實講道理,說什么官府現在也很困難,很多地方都需要錢,拿不出太多錢來搞足球,希望兩人本著為云城足球發展著想,堅持一下,辛苦一下,克服一下。
總之就是,原則上是支持你們的,但是沒錢,你們自己掏錢搞吧。
于海明跟宋茂春很失望。
這些年,兩人是四處奔走,云城這些大大小小的企業,基本都跑遍了。
也僅僅只是拉到了一點贊助而已。
想要正兒八經的搞一支職業球隊,根本沒戲,沒有一家企業肯支持他們。
兩人都放棄了。
就想著,搞搞業余足球、培訓班,好歹也算是為足球事業盡了一份心,就行了。
直到劉大慶找上了他們。
兩人跟劉大慶是老相識了。
這些年,劉大慶贊助了他們不少。
甚至可以說,要不是劉大慶一直贊助他們,兩人也根本堅持不到現在。
只是,劉大慶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一年幾萬塊錢的贊助。
再多,劉大慶也有心無力。
這一次,劉大慶找到兩人,跟兩人說,盛海大老板想要好好的發展一下足球,然后又把李東的一些關于足球的理念簡單給兩人說了下,讓兩人盡快拿出一個詳細的方案來。
兩人激動壞了。
新江換了新老板,改名盛海,這件事他們當然是知道的。
也知道盛海背后那位年輕的大老板,很是了不起。
光是盛海在高新區開發的那個國際城項目,投資就是千億級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