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宋茂春和于海明提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體育館。
成立一支球隊,必須有體育館的。
當然,這體育館是可以租借的。
兩人的意思也是,先租一個體育館,兩人甚至都物色好了,就在市區里邊,有個老體育場,他們跟體育場的負責人都很熟,一年花個幾十萬租下來,再簡單捯飭一下,當做球隊的主場,就可以了。
另外在郊區找個地方,建個青訓基地和球隊的訓練基地。
看得出來,兩人的這份計劃方案中,很多方面都是從省錢這個角度出發的。
這也是因為兩人這些年四處碰壁,深刻體會到要錢的難處。
雖然李東說了要拿出一百億的預算,但是兩人還是不敢大手大腳的亂花錢。
該省還是得省。
但李東卻有不同的想法。
他是要穩扎穩打的發展路線,但沒說要艱苦樸素啊。
艱苦樸素是一項優良的傳統,但是不太符合盛海的風格。
盛海的定位,是高檔、奢華、典雅、大氣。
盛海投資的足球隊,就弄個老破舊的體育場,有損形象啊。
李東想了想,說道:“你們說的那個體育場,我知道,太破了,連個草地都沒有,而且在個老城區里邊,周圍都沒有停車的地,租那個么地方當咱們球隊的主場,有損咱們盛海的形象啊。”
二舅深以為然的點點頭,說道:“那個體育場,有年頭兒了,二十多年前我還去過一次,在那看了場足球比賽,哎喲那個熱鬧。不過這都二十多年了,現在那個體育場,確實是破了點,關鍵是,還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李東說道:“干脆新建一個吧。”
二舅說道:“行,不過在哪建?高新區那邊?”
李東說道:“肯定是高新區啊,以后高新區那就是咱們的大本營了,不去高新區還能去哪?”
二舅點點頭:“那老劉你抽空去趟官府那邊,趁譚正非還沒走,讓他給咱批塊地,建個體育場。”
劉大慶還有點懵。
這兩人三言兩句就定下新建個體育場了?
這么草率嗎?
不過,想想這兩人一貫的風格,劉大慶也就釋然了,趕緊轉動大腦,把建體育場方方面面的情況簡單一考慮,說道:“建體育場這事,官府那邊應該是支持的,不過,咱們這個體育場,準備建個什么標準的?需要多大的地?預算大概是多少?我也好去跟老譚談啊。而且,我覺得,這事最好是跟劉洪明那邊也打個招呼。老譚這眼瞅著就要走了,這么大一塊地,也不是說批就能批的,咱要是不跟劉洪明打個招呼,這萬一手續走到一半,老譚走了,那劉洪明、羅庚良直接給咱叫停,也不是沒可能啊。”
二舅略一沉思,說道:“你說的有道理,那就跟劉洪明那邊打個招呼吧,就說咱們要投資組建一支足球隊,需要建一座體育場,他應該不會阻攔的。”
劉大慶點了點頭,又問李東:“那這預算?”
李東想都沒想,直接說道:“既然要建,那肯定就得正兒八經的,就建個世界最大的體育場吧,具體的建設標準,到時候還得找專業的人來設計一下,我也不是太懂,至于預算嘛,百八十億的,建就行了。”
早就清楚李東風格,并深知李東財力的劉大慶,對此并不驚訝,很平靜的點了一下頭,說了句:“行,我知道了。我先去跟老譚和劉洪明談一談地皮的事,然后,關于體育場的建設設計,還是得麻煩姜總那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