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賣的那倆錢還不夠遭罪的,也就沒人再倒騰這東西了。
有那摘酸棗的功夫,還不如去海里挖點蛤蜊、釣點蟶子賣了。
聽了李東這話,胡玥也就打消了種酸棗的念頭。
一路邊走邊摘、邊吃邊看,一共兩三里地的山路,走了快兩個小時才到山頭。
小山頭海拔雖然不高,不到一百米,但這周圍幾乎全都是平原開闊地帶,站在山頭上,方圓幾十里內盡收眼底。
尤其是山頭北面一望無垠的大海,一眼望去,海天一色,令人心曠神怡。
“哇,這里好美啊!”胡玥忍不住發出一聲贊嘆。
李東跟她肩并肩站在一起,看著家鄉的美景,也說了句:“是很美。”
然后,一只手悄悄從背后輕攬住胡玥的楊柳細腰。
胡玥沉浸在美景中,沒有察覺,興致盎然的說道:“我覺得,可以在這個山頭上建一個觀景亭,游客們采摘完之后,可以上來小憩片刻,看看美景,一定會很喜歡的。不,不能建亭子,亭子會遮擋住天空的視線,那便少了一份海天曠然的美感,建一個平臺就好。”
李東也沉浸在美妙的手感中,意醉神迷的說道:“行,聽你的,你說建什么就建什么。”
胡玥又指了指北面海邊,問道:“海里怎么那么多人?現在這個天下海游泳,不冷嗎?”
天已入秋,日漸涼爽,這會兒下海游泳,確實有點涼。
“你是說那些人嗎?他們是在趕海,不是游泳。”李東說道。
“趕海?”胡玥疑惑道。
她一個京城人,壓根兒不知道什么是趕海。
“就是去海里挖蛤蜊、釣蟶子之類的,我們這里很多人都以趕海為生,挖點蛤蜊釣點蟶子拿去賣,一天也能掙不少錢。很多別的地方的游客,也會跑到我們這里來趕海。”李東解釋道。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海邊的人,大部分都以海為生。
除了那些家里養船的漁民,還有很多人就靠趕海掙點錢。
就算是不以趕海為生的,偶爾有空也會去海里弄點蛤蜊、蟶子,或是自家吃,或是拿去賣點錢。
“還有蛤蜊啊?那一會兒咱們也去趕海吧?”胡玥頓時兩眼放光。
“這會兒潮水還沒完全退下,得到一兩點鐘才能干海,咱們吃完中午飯再去就行。”李東說道。
胡玥只得按捺下心中的迫切,又指指西邊問道:“那里是大舅的蝦池嗎?”
山頭西邊,原本也是一片海,后來修了一道攔海大壩,大壩后邊就建了兩萬多畝的養殖基地。
“是,那幾個沒有水的池子,都是大舅的,其他那些是別的養殖戶的。”李東說道。
胡玥又有些詫異:“為何大舅的池子沒有水,別人家的都有水?”
“呃……因為大舅是想建幾個溫室大棚嘛,所以就不急著放水,等建好大棚再放水。”李東想了個能解釋過去的理由。
總不能跟胡玥說,明年有赤潮吧?
胡玥可不像大舅那么好忽悠。
好在胡玥沒有刨根問底,哦了一聲,就沒再多問。
又跟李東了解一下當地的一些情況,尤其是產業、人口、交通、區位等方面的信息。
直到快中午才回家。